![]()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8月,河南省辖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1个省辖县级行政单位,省人民政府驻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截至2024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785万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这些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显著。2024年河南省的GDP为63589.99亿元,人均GDP为64888元,比上年增长5.5%。2023年的GDP为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2022年的GDP为61345.05亿元,同比增长了3.1%。
河南省在地理上是属北方省份还是南方省份呢?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是属于北方的,但南部部分区域(如信阳、南阳)具有南方省份特征。河南省的地理划分依据:行政区划;河南省因为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得名“河南”,但整体行政是归属于北方的。在自然地理方面: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北部为华北平原,南部接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河南省的气候特征: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如信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更接近南方。在历史文化上:河南省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拥有洛阳、开封等古都,文化传统更贴近北方。
![]()
河南省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北方地区紧密关联。其文化、姓氏起源等特征均体现北方属性。虽然河南省南部部分地区(如信阳)在气候或地理上更接近南方,但整体仍被归类为北方省份。那么,本来是属于北方大省的河南省为何不想"呆"在北方省份里而是要自喻为南方省份呢?这是因为河南省虽地处北方地区,但因经济、教育、就业机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人口更倾向于向南方省份进行流动。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产值占比低(仅9.3%),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月均工资约5600元,远低于浙江、江苏等地的万元左右。
同时,河南也缺乏高端产业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无河南集群入围,这导致河南的优质岗位稀缺。教育资源不足也是河南的一大难题:河南高考竞争激烈,2024年考生136万人,一本录取率仅9.9%,本地高校资源匮乏(仅1所211高校),加剧了人才外流。约30万考生在外省读大学(南边的大学城武汉最多),毕业后多数不返乡留在了武汉就业或者继续南下就业。河南人外流的主要目的地集中在广东(277万)、浙江(247万)、江苏(220万)等南方省份,因长三角、珠三角、武汉都市圈等地的产业密集,就业机会多且生活成本相对可控。
![]()
北方省份的河南省为何不愿意说河南是北方省份却说河南省是南方省份呢?作为北方省份的河南省人,有相对一部分人倾向于认同河南省是南方省份,其主要缘由是受到了河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差异、文化认同及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南部如信阳、南阳等地因靠近淮河,气候更接近南方。这种南北过渡性可能引发部分人对归属感的混淆。河南省是中原文化发源地,历史上以黄河流域文化为主,与南方长江流域文化存在差异。但部分人可能因南方经济更发达的刻板印象,进而希望归属经济更活跃的区域。
而且河南省名称中的“南”字易被误解为南方省份,但实际地理划分以秦岭—淮河为界。河南人饮食以面食为主(如烩面),与南方以米饭为主的习惯形成对比,这进一步强化了河南省作为北方省份的认同。河南省还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长期处于北方政治经济中心,但部分人可能因现代经济格局变化(如南方崛起)而调整区域认同,形成“南方化”的倾向。这里面还有地理名称的混淆因素;河南省名称中的“南”字很容易与南方省份“南”字进行混淆,但实际地理分界是以秦岭-淮河为界,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北,仅信阳、南阳等局部区域在淮河以南 。
![]()
特别是河南省的经济相对北方其他省份发展较快,而部分生活习惯(如饮食偏好面食)更接近北方,但经济水平与南方省份的对比可能引发归属认同的复杂心理 。河南省的南北归属问题还受到了 历史区划调整影响:河南曾因行政区划调整(如平原省时期)与周边省份产生交集,部分人可能受此影响而模糊了南北之间的界限 。在地理与气候特征方面,河南省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这与南方地区湿润的气候差异显著,但局部地区(如南阳)接近南方气候带,这就可能被误认为河南南部属于南方地区,进而将大半个河南省联想成了南方省份 。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由于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四射,南北方省份的发展差距比较大,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等方面。2024年我国南方省份的 GDP 总量为 85.96 万亿元,北方省份的GDP却只有 44 万亿元,南北方之间的差距达到了41.96万亿元,南方的GDP总量几乎是北方GDP的两倍。在南北方城市方面,南方15强城市(如深圳、上海)GDP总量远超北方,北方仅北京一城突破2万亿 。在产业结构差异方面,南方以民营经济和服务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比高,而北方传统重工业比重较大,发展活力严重不足 。
![]()
在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南方在全国15个高收入省份中占有10席,北方仅5席;全国低收入省份中北方占到了60% 。虽然北方部分省份(如内蒙古、山西)GDP占比略有上升,但整体仍落后于南方 。我国南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核心原因有哪些呢? 南方的营商环境、地理位置(水运交通便利)以及改革开放政策优势明显 。北方受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如水资源短缺)及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影响。而少数河南人自称河南是南方省份,主要源于地理边界争议、文化认同差异及个人情感因素:河南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但信阳、南阳等地跨淮河线,气候和文化更接近南方。
部分河南人可能因为居住地或祖籍在淮河以南,因此产生了地域归属感差异。河南作为中原文化核心区域,与南方荆楚文化存在历史分野。少数人可能因对南方经济、文化(如饮食、语言)的向往,或对北方刻板印象的抵触,而选择强调河南是南方省份。还有部分人可能出于对南方省份(如湖北、安徽)的亲近感,或对“南方”标签的误解(如认为“南”字关联),主动认同南方身份。还有少数人可能因经济、教育等现实需求,倾向于与南方省份建立联系,以获取资源或认同感。而且“南北方”划分存在主观性,部分人可能基于个人经历(如长期生活在南方城市)调整了地域的认同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