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志愿军神器,3年退役?驳壳枪20发弹匣真相

0
分享至

朝鲜战场上曾经流行的一种手枪,在短短几年里就从热销品变成了慢慢淡出的老物件。

志愿军刚进朝鲜的时候,前线很多排长、连长腰里都别着这种手枪。

那种武器在以前的战争里确实用过不少次,习惯了的人觉得这东西方便、能撑一会儿火力,尤其是对那些需要随身携带并且可能随时遭遇近距离交火的干部来说,驳壳枪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加上当时部队里各种武器参差不齐,这种手枪用的弹药弄起来相对容易,短期内能解决补给问题,所以被优先分配给一些基层指挥员。

但战场的条件并不仁慈,特别是朝鲜北部的冬天。

前线温度低到让人发指,枪械也会跟着“受罪”。

驳壳枪的机械结构靠很多精密的配合件工作,这些配合件在常温下运转灵活,但在低温环境里,空气里的湿气在金属缝隙里结冰,机件一旦被冰封就动不了了。

前线出现的状况包括弹匣进不去、扣扳机没反应、击针出现断裂等,这些问题在交火的关键时刻会直接把人置于危险当中。

对比之下,一些结构简单、设计粗犷的冲锋枪和卡宾枪在同样的低温下问题要少得多。



另外一点是弹药容量和火力持续性。



驳壳枪一般带的是二十发的弹匣,打着打着很容易就打光。

朝鲜战场上碰见的是敌我双方互相压制、火力密集的对抗,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能持续压制一段时间的火力。

波波沙这种冲锋枪带着七十多发的弹鼓,一挺就能顶好几挺小弹匣的手枪,在持续压制方面差距一目了然。

有人为了让驳壳枪在压制中更有优势,会给它装上枪托,但装了枪托之后武器长度增加,携带不方便,也就失去了作为手枪的根本好处。

再说火力稳定性。

驳壳枪在单发或点射时还算准,但一旦进入连发或全自动,后坐力大、枪口跳得厉害,射击的散布就很大,压制效果打折。



这就意味着在对方有火力掩护的情况下,靠驳壳枪来压制并不现实。

曾经适合运用在机动作战和近身突击的手枪,在面对战壕、工事与密集炮火时,优点就不再明显了。

不可忽视的还有后勤问题。

部队里各种兵器来自不同国家,弹药口径多得让人头疼。

这样的局面对后勤是灾难,弹药、零件、维护工具都很难统一。

为了减少后勤的负担,必须朝着统一口径和统一装备走。

苏联的援助到来后,一批批苏制武器进入部队,这些武器在口径和配件上更容易集中管理。

统一化一旦开始推广,从弹药供应到维修训练都能走上正轨,战术也能按统一标准训练,这对提升整体战斗力帮助极大。

驳壳枪的换装过程是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批换装的部队很快就感受到了新武器的优势,打起来得心应手。

那些暂时还没换装的部队在看到换装部队的成效后,换装的需求就更迫切。

随着换装的推进,驳壳枪被分流到治安、民兵等非前线用途,或是入库保存,一部分被销毁,少数作为展品保留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

从另一个角度看,驳壳枪的退场并不是对过去功绩的否定,而是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节点。

过去依赖机动性和个人英勇的战斗方式,在面对更高密度炮火和阵地防御时显得捉襟见肘。

武器从多样化向标准化、制式化转变,不仅使弹药和后勤更可控,也让部队训练、维修和战术配合更有效率。

统一化后,火力配备能成体系,步兵、机枪和炮兵之间能更好地协同,战斗力得到稳定提升。

驳壳枪的故事里还藏着人与武器之间的情感。

许多老兵对这种手枪有感情,这并非没有理由:过去的战争里,这种武器曾在近距离作战中救过人的命,陪伴过士兵走过难关。

等到战争形态改变、火力需求升级时,老兵们慢慢把驳壳枪放到一边,看着新武器代替它继续上阵。

历史就是这样,旧的东西用过、立过功,但当新条件出现,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挑战。

总结这些变化并不复杂:战场环境、武器性能、后勤保障和战略选择共同决定了一种武器的命运。

驳壳枪之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迅速退场,既有本身设计在极端环境下的弱点,也有战争形态从游击与机动转向阵地与火力对峙的客观要求,还有后勤与制式化体系建设的推进。

驳壳枪留下的,不仅是曾经的战争记忆,还有一段军队从散乱走向规范的历史轨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反转!狗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续:重要证据出现,谁杀了谁不好说

大反转!狗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续:重要证据出现,谁杀了谁不好说

吭哧有力
2025-11-14 10:22:35
成功着陆!权威解读神舟二十一号太空“生死速递”是如何做到的?

成功着陆!权威解读神舟二十一号太空“生死速递”是如何做到的?

科普岛
2025-11-14 18:58:19
生态环境部:下周起督察组将陆续对京津冀等地开展例行督察

生态环境部:下周起督察组将陆续对京津冀等地开展例行督察

界面新闻
2025-11-15 14:53:03
跑3趟社保局才摸清:灵活就业和职工社保,差的不只是一张工作证

跑3趟社保局才摸清:灵活就业和职工社保,差的不只是一张工作证

黑哥讲现代史
2025-11-15 06:36:09
26胜7负!樊振东回应4-2逆转王楚钦:他现在是国乒的绝对领军人物

26胜7负!樊振东回应4-2逆转王楚钦:他现在是国乒的绝对领军人物

风过乡
2025-11-15 14:36:33
哈登41+14+11加冕队史三双王 快船双加时险胜独行侠结束6连败

哈登41+14+11加冕队史三双王 快船双加时险胜独行侠结束6连败

醉卧浮生
2025-11-15 12:51:10
泰国王后在北京开心出席国宴!拎着标志性香炉包挽着泰王,惊艳了

泰国王后在北京开心出席国宴!拎着标志性香炉包挽着泰王,惊艳了

爱史纪
2025-11-15 09:59:38
网易号平台每日辟谣公告(十一月十四日)

网易号平台每日辟谣公告(十一月十四日)

网易号官方平台
2025-11-14 18:01:59
杭州市中心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共有三道密码锁,背后有啥故事?

杭州市中心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共有三道密码锁,背后有啥故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11:16:24
高市一刻也等不了了!一架专机飞抵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有讲究

高市一刻也等不了了!一架专机飞抵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有讲究

寻墨阁
2025-11-12 21:14:07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中日关系突变!日本自民党递交决议,可能直接驱逐中国总领事!

中日关系突变!日本自民党递交决议,可能直接驱逐中国总领事!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4 23:02:00
G联赛:杨瀚森首发30分钟首秀8+13+4 混音22分逆转获3连胜

G联赛:杨瀚森首发30分钟首秀8+13+4 混音22分逆转获3连胜

醉卧浮生
2025-11-15 12:19:09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吉林45岁卡车司机在俄罗斯不幸遇难,同事:他装了货准备回国,下车检查时被撞

吉林45岁卡车司机在俄罗斯不幸遇难,同事:他装了货准备回国,下车检查时被撞

极目新闻
2025-11-15 00:17:42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中国最大央企领导调整!

中国最大央企领导调整!

新浪财经
2025-11-15 10:41:02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霹雳炮
2025-11-14 19:22:49
昆山再赴上海,开启新一轮高质量融合发展新篇章

昆山再赴上海,开启新一轮高质量融合发展新篇章

正解局
2025-11-14 18:08:39
2025-11-15 15:11:00
剑道万古似长夜
剑道万古似长夜
拨开重重迷雾,在历史的天空下追寻真谛
674文章数 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数码
游戏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70 Air 采用行业通用方案,暂不支持后期升级运行内存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数码要闻

曝疑似小米Watch S5将支持UWB技术 采用表冠设计

《燕云》Steam上线首日在线破14万人!玩家热情高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