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全球教师发展论坛今天上午在沪开幕,并发布《世界教师发展趋势报告(2025年)》。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与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联合研制的首份全球教师职业状况报告。
![]()
全球师资总量扩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介绍,世界教师发展趋势报告的特色是提炼出若干回应国际社会变革和科技革命挑战的教师发展趋势,有些反映教育实践诉求,有些涉及理念与理论转向,有些事关教师定位转换,有些还将引发公共政策的改变。
报告显示,全球中小学教师总数约7336万人,较2010年增加1247万人,增长20.5%,年复合增长率1.6%。近三年,全球教师数量增速略有提升,师资补充力度加大。高中教师数量的增速最快,为1.8%,初中教师为1.7%,小学教师为1.4%。教师数量的充足程度与教育普及程度基本保持一致。随着基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全球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张,基本满足中小学各学段教育普及发展的需要。从分区域看,东亚和东南亚的教师规模最大,占全球总数的30.4%。合格教师是优质教育的关键,在小学阶段,全球85.7%的教师符合最低资质标准;在中学阶段,全球84.7%的教师符合最低资质标准。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创建,STEM教师发展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议题。因此,首份全球教师发展报告将STEM教师发展列为年度主题。
报告分析,教师是STEM教育发展的关键主体,是将STEM理念、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学生的真正执行者,其素养与能力直接影响着STEM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STEM教育,必须培养能深刻理解STEM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并熟悉自身学科以及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合格STEM教师。然而,当前合格STEM教师的短缺已成为各国推动STEM教育发展的普遍挑战。
科教难题亟待破局
“过去几年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第四代工业革命在全球蔓延,已经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张民选说,STEM教育如何开展和STEM教师如何供给,正逐渐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教师团体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
报告中特别列举了中国STEM教育的现状与愿景。目前,中国STEM教育将科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性方案,各学段内容和目标不衔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有STEM的内容,但到了初中则是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并存,且综合课程改革的推进举步维艰,高中课程标准则全部是分科制定。由于对STEM的理解不同,STEM教育的实施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没有标准且不成系统,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缺乏有效衔接。这种割裂的状态不利于科学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和叠加效果的产生。
为此,报告为我国破解STEM教育的困境提出了思路与建议,认为应该以“跨学科培养”与“学段衔接”为核心抓手,推进STEM教育的学段衔接,强化培养体系建设,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STEM教育生态体系。在跨学科培养层面,依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框架,开发模块化课程资源库,明确各学段的能力目标梯度,建立螺旋式上升的跨学科知识网络;针对教师仍存在“学科本位”的思维固化问题,亟待通过研修培训提高跨学科的教学设计、项目式学习评价等技能。在学段衔接层面,需纵向推进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在横向上通过普职融通机制、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联动机制重构教育生态,依托“课程互通、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的路径,推动STEM教育从“分段式”向“贯通式”转型,为科学人才的系统性培养提供坚强的师资力量支撑。
原标题:《回应科技革命挑战,破解师资优化难题!首份世界教师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栏目编辑:易蓉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