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流感强势刷屏。
日本宣布:正式进入流感大流行期。
研究结果提示:
此次流感规模非同寻常,
病毒可能扩散至周边国家。
国内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专家预警:
今年毒株已变,流行季可能提前,感染人数或更多。
![]()
更令人揪心的消息,从中国香港传来——
连续出现12宗儿童流感重症病例。
其 中1名13岁女孩不幸离世。
从入院到死亡,仅仅7天。
![]()
此次流感让大家瑟瑟发抖:
为何今年的毒株更须警惕?
如何守护家人健康?
不幸“中招”怎么办?
今天,本文为您一次说清
来势汹汹的流感,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2025年11月1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预计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而2024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H3N2毒株的免疫力更低,须引起重视。
临床上来看,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的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的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
![]()
面对“狡猾”的流感,我们只能被动应对吗?
目前,治疗流感有多种药物,大家熟悉的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都是感染流感后最常使用的药物。
对于普通人,医生是不建议直接用药物预防的。只有对于明确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不到2周,同时又近距离接触了已患流感人群的朋友,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预防性用药。
![]()
而最有效的防线,还是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01
什么时候接种?
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月—11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如果未能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进行接种。
02
去年打过疫苗了,今年还需要重新打吗?
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
03
应该选哪种疫苗?
其实没必要纠结。我国可供接种的流感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流感病毒灭活(裂解)疫苗(三价/四价,注射);流感病毒灭活(亚单位)疫苗(三价/四价,注射);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三价,鼻喷)。
疫苗的“价”,指的是它能预防的病毒型别数量,虽然四价比三价多了一个保护,但从效果上来说,三价和四价区别不大,建议接种点有哪种就打哪种,不要因为疫苗种类延误接种的时间。
04
5类高危人群要注意!应及时接种疫苗
以下5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提前接种疫苗。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肥胖者;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伴有以下疾病及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接种流感疫苗不但可以起到较好的自身预防效果,还能更好地建立免疫屏障,预防流感在全人群中的传播。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甲流、乙流千万不要吃抗生素预防(头孢、阿莫西林等),因为真的没用!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药物,对病毒无效。
不幸流感“中招”,要不要紧?
严重程度可轻可重。
健康的人患上甲流后,大多是轻症。没有并发症的甲流患者,症状一般在3~7天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常需要1~2周。
然而,流感≠普通感冒,流感≠大号感冒。有少部分朋友抱着“小感冒”的态度来应对流感,甚至不舒服了也不吃药,严重了也不去医院,这种态度完全不行!
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时,请立即去医院!
流感流行期间,儿童发热超过3天;
出现体温40℃以上高热且持续不退;
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严重呕吐腹泻、持续胸痛等任一症状;
自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
同时,在流感盛行期,必须接种疫苗的5类高危人群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应高度重视,在出现症状后,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另外,和成人相比,儿童感染流感病毒以后通常还会出现高热的情况,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朋友,容易出现其他的合并症,所以在预防和护理上要格外注意。专家建议,儿童感染流感初期可以居家密切观察,在护理上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足够的营养和休息时间,及时开窗通风。如果发现症状没有减轻,出现持续高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
除了打疫苗,日常这样做也能预防流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尽量避免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的患者。
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
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流感的威胁虽在,但我们不必恐慌。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为身体筑起第一道防线;及时接种疫苗,为自己和家人披上最可靠的“防护甲”。
对于流感,我们要不轻视,不恐慌。如果不适来袭,请务必及时就医,科学用药。祝您和家人都能远离流感,平安康健。
文章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人民日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诊科医生,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识!这个公众号帮过许多人,救过许多命!
远离悲剧,健康平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