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头藏着多少秘密,肉眼瞧不见的那些小麻烦,早早揪出来,就能避开大祸。尤其是结直肠癌,这几年发病率蹭蹭上涨,年轻人也不例外。
权威指南里头反复强调,筛查是关键,肠镜就是那把金钥匙。中国抗癌协会的资料显示,早诊早治,五年生存率能到90%以上。 可很多人一拖再拖,总觉得是小毛病,结果错过黄金期。
今天就聊聊肠镜啥时候得做,特别是那三种信号。
![]()
肠镜不是随便捅一管子那么简单,而是用一根柔软的管子带摄像头,从肛门慢慢推进去,瞧瞧结肠和直肠的全貌。
这检查不光能看清黏膜上的溃疡、息肉或肿瘤,还能现场取样化验,甚至直接切掉小息肉,防患于未然。过程一般20到40分钟,有无痛麻醉的选项,疼感基本可控。
风险呢?低着呢,穿孔或出血的概率不到0.1%,远比不查的癌变风险小多了。中国疾控中心的筛查共识也点明,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金标准,尤其对那些不明症状。
![]()
现在咱们直奔主题,那三种症状。头一个,大便性状变了样。这事儿最常见,却最容易被忽略。正常大便黄褐色,形状像香肠,软硬适中。可要是颜色黑得像柏油,或细得像铅笔,还夹杂黏液或血丝,就得敲警钟了。
癌细胞侵蚀肠壁,血管破了,上游血氧化成黑便,下游直肠出血则鲜红滴答。国家卫健委的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版)里头写得明白,40岁以上有大便隐血阳性或性状改变,就该列为高危,赶紧肠镜排查。
临床上,这往往是腺瘤或早期癌的信号,梅奥诊所也列为首要指征:不明腹痛或出血伴随大便异常,直奔肠镜。
![]()
第二个症状,排便次数异常。平时一天一到两次,稳稳的,突然变成一天四五趟稀水,或憋三天拉不出,就不对头了。
这叫里急后重,总觉得没拉干净,擦纸还带残渣。癌细胞刺激肠道,蠕动乱套,腹泻便秘轮番轰炸。美国癌症协会的筛查页子点明,这种持久改变是诊断线索,需排除饮食感染后仍旧。 排便习惯改变是高危信号,优先肠镜。
腹泻或便秘不明原因,伴贫血或消瘦,肠镜是首选。 肿瘤压迫神经,左腹隐痛跟上,体重悄然掉。指南里头,50岁以上每10年筛一次,若有这症状,提前到40岁。
![]()
那些上班族,会议中途冲厕所,拉完还虚脱,以为肠炎,实际是息肉在作怪。肠镜一伸,镜头扫过弯道,钳子夹样,化验分型,腺癌还是炎症,一清二楚。别小看这变化,它在告诉你,肠子需要帮忙。
第三个,痔疮治了又反复,尤其是带血的。这是最容易混淆的坑。痔疮良性,肿痒出血常见,可早期肠癌爱伪装成它,低位直肠癌血鲜红,混粪或纸上斑斑。
很多人以为痔就万事大吉,忽略了血管异常、息肉或癌。 国家卫健委直肠癌指南强调,便血、便频、便细、黏液便,高度警惕,必须指诊加内镜。
![]()
这三种症状不是孤立的,常串联起来。便血加次数乱,性状变加痔反复,全是癌前哨。
中国抗癌协会的5种癌症筛查指南,结直肠癌部分重申:排便改变、腹痛、便血、消瘦,误诊痔多。
2025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共识推联合筛,粪隐血初筛阳性,直奔肠镜。 基层筛查三级网络,借鉴美国经验,问卷加粪检,高效。
![]()
说到底,肠镜不是负担,是投资。那些拖延的遗憾故事,比比皆是;早查的安心笑脸,才是常态。
身体信号别不当回事儿,家人多留意,社区筛查多参与。
行动起来,肠道健康,从不拖开始。
![]()
参考资料 哪种人一定要尽早做肠镜?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