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裁员18.6万人,补偿差得离谱,员工却不敢闹
2025年10月,奔驰推出一个叫“可持续人才计划”的安排,说白了就是想让员工自己走人,本来公司打算让三万人主动离职,可过了十八个月,只有四千人愿意接受,公司提出的补偿办法也很有意思,高管最多能拿五十万欧元,中国普通员工最高十万,在公司的年头越长,奖金就越高,表面上是鼓励,实际上催人快点签协议,早签字就能多拿钱,不签的人会被挑出来,那些岗位容易被替代的员工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
这事儿表面上是因为人太多,实际上是由于汽车销量下滑导致的,2024年奔驰的利润减少了将近三成,到了2025年上半年情况更糟,直接减少了一半,毛利率跌到20%以下,说明卖一辆车赚的钱越来越少,电动车销售情况更差,去年只卖出18万多辆,比前一年还下降了23%,连宝马的一半都达不到,新系统MB.OS拖延了两年还没上线,几款新的电动车型也一再推迟发布,研发投入达到97亿欧元,比2022年还要多,可是钱花出去了,市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
欧洲那边的政策也在逼着他们走,2025年起新车的碳排放必须控制在93.6克每公里,奔驰电动化进度跟不上,只能和沃尔沃、极星抱团,一起分担罚款,全球电动车卖了超过1700万辆,西欧每五辆车里就有一辆是电动车,奔驰却还靠着燃油车支撑场面,这种转型已经不是他们想不想做的事,而是不得不做,而且已经有点晚了。
![]()
这个补偿方案看着挺有人情味,其实背后都是算盘,公司把员工该拿的年终奖、绩效奖金还有没休的假期全都打包折合成一笔钱,说是“一次性解决”,德国那边的员工和中国员工都仔细算过账,十万块钱根本不够以后养老用,特别是那些已经过了四十五岁的人,再想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嘴上讲的是“自愿选择”,其实是公司在挑人,普通员工根本没得选,内部通知里写满了“社会责任”这种话,但大家都明白,这么做就是为了省下社保支出、减少用人成本,现在外面已经有批评声音了,说这根本不是正常裁员,是在甩包袱。
![]()
裁员集中在行政、IT和传统研发岗位,这些职位在新能源领域很难找到用武之地,德国工会提出企业战略失误不该由中年员工承担后果,丰田和大众早已着手培训员工转向电池和软件领域以提前布局,而奔驰除提供补偿外未作其他准备,员工只能选择离开或接受边缘化,无人关心他们的未来出路。
这不是奔驰一家的问题,过去豪华车靠着品牌形象、设计风格和4S店服务就能赚到钱,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比亚迪和蔚来这些新造车企业从生产制造到软件升级都自己完成,用户忠诚度非常高,奔驰还在强调豪华感受和驾驶体验,但年轻用户打开手机就能远程控制车辆、在线更新系统,他们已经不太在意方向盘的手感如何,传统汽车企业的经营逻辑正在被完全改变。
![]()
说到底,奔驰公司不是不能转型,只是动作太慢,等到市场已经变了、政策也逼紧了、用户都流失了,才想起来要靠裁员省钱,可裁员省下的那点钱根本补不上技术落后的窟窿,员工成了牺牲品,公司却还在不断画饼说未来,这种操作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想好好活下去,还是只想把账面做漂亮一点,再硬撑几年。
有人相信奔驰能够重新崛起,我却认为它已经错过了最重要的机会,现在竞争的关键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公司能否快速反应、有效组织团队、帮助员工适应变化,可惜奔驰似乎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