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泰安日报)
醇和爽口的老鹰茶、脂香浓郁的腊肉、风味十足的宁河麻麻鱼……不久前,泰安市服务消费季活动现场,来自千里之外的重庆巫溪县特色产品一经亮相便广受欢迎。大巴山深处的风味是如何跨越1200多公里的山水,摆上东部城市的展台,成功俘获市民味蕾的?这背后,是一段延续十余年、跨越鲁渝两地的深厚情缘。
![]()
泰安与巫溪,一个在黄河之畔,一个居三峡腹地,在中央东西部协作的部署下,自2010年起,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从此心手相牵。从资金投入到产业培育,从消费对接到人才交流,十余年间,泰安倾力相助,巫溪奋发图强,让巫溪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在这条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两地用真心与实干深情演绎着一段跨越千里、协作共进的鲁渝版“山海情”。
资金活水润产业
“特色山货”走向“区域名片”
从泰安热闹的展会回溯至巫溪静谧的大山,这里是老鹰茶最初的源头。
![]()
清晨的巫溪县长桂乡,云雾缭绕的茶山上,村民正按照新制定的技术规程进行茶园管护,他们坦言:“现在施肥、修剪都有标准,茶叶品质更稳定了,收入也更有保障了。”
![]()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拥有全国最大的老鹰茶古树群,但受限于交通、技术和品牌,过去长期处于零散采摘、粗放加工的状态,好东西走不出大山,产业做不大,茶农收益也有限。
随着鲁渝协作的深入,泰安立足“巫溪所需、泰安所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特色资源。通过制定《巫溪县鲁渝协作“巫溪老鹰茶产业”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新建标准化茶园给予补贴,对技术研发给予支持,引导产业规范化发展。近年来,鲁渝协作资金累计投入2100余万元,在长桂乡、蒲莲镇打造起两条高标准老鹰茶产业带,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连片发展。
在此基础上,鲁渝协作搭建起技术交流的桥梁。山东农科院、泰安茶研所专家多次走进巫溪的茶园和车间,指导种植与加工技术。通过山东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巫溪的深度合作,老鹰茶人工繁育成活率从不足60%提升至85%以上。山东酵爵啤酒等龙头企业落地,更是开发出老鹰茶精酿啤酒、老鹰茶凉茶等特色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如今,两大基地已成为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枢纽,带动1.2万户农户参与老鹰茶产业,户均年增收8000元。
![]()
在巫溪县古路镇龙泉村,另一场产业变革正在上演。现代化的蛋鸡场内,投料、喂水、控温、集蛋、清粪全部实现智能化,一枚枚鸡蛋通过传送带自动排列、收集,鸡粪则被集中处理,用于生产有机肥。这种源自山东先进养殖理念的模式,让传统的养鸡业展现出全新面貌。多年来,鲁渝协作援助资金累计投入2000万元,在巫溪支持建成了多个规模化、标准化的蛋鸡生产基地。其中,龙泉村百万羽蛋鸡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渝陕鄂边区第一大蛋鸡产业园。
从老鹰茶到蛋鸡产业,泰安与巫溪的协作,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发展理念的嫁接、生产模式的创新和全产业链的打造。立足巫溪山地特色和区位特点,泰安突出项目带动作用,引导上下游企业在巫溪投资兴业,今年以来,向巫溪投入财政援助资金6572万元,实施项目23个,已建成并挂牌鲁渝协作共建产业园10个,加快推动巫溪脆李、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协作培育的巫溪老鹰茶、蛋鸡、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已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并成功打造了一批鲁渝协作乡村振兴示范镇村。
消费搭桥拓市场
“巫溪味道”香飘齐鲁
产业兴旺是基础,市场畅通是关键。巫溪的特色产品如何才能持续不断地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消费协作扮演着桥梁角色。
![]()
在巫溪县的药材种植基地,独活、川牛膝等道地药材,如今有了更稳定的销路。鲁渝协作牵线搭桥,引进了山东扁鹊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与本地企业合作成立公司,打造从种植到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链主企业。通过泰安组织的多次企业互访对接,巫溪当地企业与山东多家企业及医院签订了定向采购协议。截至目前,通过鲁渝消费协作,巫溪销往山东的中药材金额达700余万元,并进一步辐射到了广东、湖北等地。
除了大宗的中药材,更多巫溪的特色农副产品也借助消费协作的东风走上了外地百姓的餐桌。
在泰安泰供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线下门店,专门设立的“巫溪特产展销专区”整齐摆放着老鹰茶、牛肉干、蒲莲蜜柚、来品鸡蛋等特色产品,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我们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巫溪特产,效果很不错。”公司负责人介绍,“像巫溪的蜜柚、鸡蛋等都很受欢迎,销售额已突破650万元,我们还尝试搞‘泰巫’特产联名营销,很受消费者的喜欢。”
一直以来,泰安将消费协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抓手,积极为两地企业“搭桥”。今年3月,泰安多家重点企业赴巫溪实地考察,现场签订合作协议,涵盖了农特产品加工、源头直采、线上线下销售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泰安打破单一区域对口协作模式,积极推动其他省内城市与巫溪消费联动,促成济南、济宁等地企业与巫溪中药材企业签订供销合同,进一步拓宽了其销售渠道。
一系列“渝货入鲁”“新春行动”“金秋行动”等产销对接活动的举办,再配合物流补贴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使得巫溪特产在山东市场的知名度与认可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泰安实现采购和帮助销售巫溪农副产品1.19亿元,单向山东销售巫溪农特产品2045万元,消费协作让“巫溪味道”香飘齐鲁,也让巫溪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人才交流赋动能
“授人以渔”智援长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鲁渝协作的画卷上,人才交流与培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着力解决当下的技术难题,更着眼于为巫溪的长远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
10月底,在泰安举办的“鲁渝味道·双向奔赴——特色美食培训促创业”技能提升培训班上,44名来自泰安、巫溪两地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相聚一堂。巫溪的厨师讲解着巫溪烤鱼“火烤入味、鲜香浓郁”的特色;泰安的鲁菜名师则分享着鲁菜“鲜咸脆嫩、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这种“双向奔赴”的技艺交流,让学员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两地不断完善劳务协作机制,细化合作框架协议。2月份,泰安人社部门带着多家企业的招聘信息,远赴巫溪参加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230余个。为提升本地劳动力的技能,鲁渝协作资金积极支持“巫溪烤鱼”“巫溪中药材”“巫溪巴绣”等技能培训开展。同时,鲁渝就业帮扶车间(基地)“稳就业、促增收”作用不断显现,截至目前,累计援建、改造提升帮扶车间33个,涉及制鞋、刺绣、酿酒、中药材加工等多个产业,帮助6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持续增收。
人才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泰安积极发动市、县、镇、村和社会力量参与,持续深化学校、医院、镇村企业、社会组织等全方位结对帮扶,3名党政干部、9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巫溪开展工作,已结对19组帮扶关系,有效提升了巫溪教育医疗水平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黄河之滨到三峡腹地,泰安与巫溪因东西部协作而结缘,因十余年的携手同行而情深。这段情谊始于国家战略部署,成于干部群众的久久为功。如今,两地的协作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继续携手执笔,共同描绘着更加美好的发展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