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近段时间,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老师们发起的一个组合——“科学奇迹团”火爆出圈!他们把书本上枯燥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变成了一个个神奇的“魔术”,令同学们为之惊呼尖叫。如今,“科学奇迹团”已经吸纳了学校十余名教师,并迅速成为校园“顶流”,受邀到重庆多个区县的中小学开展演出,所到之处,同学们通通被科学的火焰“点燃”!
![]()
苏强(左)、苏翔(中)和廖顺(右)。
点燃全场的热情!
“太神奇了!我也想要体验!”11月7日,重庆西大附中金州学校礼堂内座无虚席,惊呼声一刻不断。当日,“科学奇迹团”三名老师苏翔、苏强和廖顺来到学校,用汹涌燃烧的“火焰掌”、水桶制作的“脉冲炮”和肉眼可见的奔涌电流等一系列科学实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
![]()
同学们在体验“火焰掌”。
化学老师廖顺表演的“火焰掌”开场即引爆全场,只见他扣动打火机开关后,摊开的手掌掌心处瞬间燃烧起了熊熊火焰,但火焰熄灭后掌心却毫发无伤!
“有同学想来体验吗?”随着廖顺老师话音出口,台下顿时“炸了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被老师选中的“幸运儿”。
在同学们体验完成后,廖顺老师揭开了燃烧与散热的科学秘密:“这是因为溶液中的特殊成分在燃烧时会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了火焰与皮肤的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受伤。”
![]()
同学们在体验“丁烷脉冲炮”。
用科学实验调动学生们的课堂兴趣
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魔术表演”,廖顺说:“有一次学校举办学科特色活动,我们化学组集体研讨,想为学生们准备一项有视觉震撼的实验。”
当时他自己动手用矿泉水瓶制作了一个丁烷脉冲炮,在办公室演示给其他老师看,老师们惊讶不已、赞不绝口。
于是,廖顺将其带进了教室,完成了“丁烷脉冲炮”的首秀,引来了孩子们的热血沸腾。“那一刻,感觉自己没有白费功夫,太值了!”
“硬币是不透光的,但当你用激光照射它的中心点时,你会发现它的影子中心会有一个亮斑,好似被光线穿透了一般。”“科学奇迹团”物理老师苏强说,他第一次在课堂上就演示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泊松亮斑”实验,在学生们一片“不可思议”的眼神中,成功地勾起了大家对于“光的衍射”的好奇。
![]()
苏强老师展示“空气炮”。
“科学实验非常能够调动学生们的课堂兴趣,特别是当你的眼睛被欺骗后,你会更想知道其背后的真相。”苏强解释道,在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各校区物理组老师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大家达成的共识是,要通过鲜活的方法,把看似晦涩难懂的科普知识传递到学生们心里。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
神奇的“特斯拉线圈”。
手持一根“长杆”,从巨大的“特斯拉线圈”中“钓”出了一条不断发出“嘶啦嘶啦”声响的电弧,它还会随着“长杆”的移动,变化着长短和弧度,这样奇迹般的一幕,让台下的同学们瞪大了双眼。
牵头成立“科学奇迹团”的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课程创新部主任苏翔介绍,学校以科技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
“科学奇迹团”从今年3月开始筹备,在重庆市科协、合川区科协的支持下成立,先后去往酉阳、秀山等多个区县的中小学进行了多场表演。
![]()
“液氮秀”让整个舞台宛如置身云雾当中。
“进入中学之后,同学们普遍会觉得学习压力较大,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几门学科学起来会觉得生涩且枯燥。”苏翔表示,而通过“科学奇迹团”这种科学表演,同学们会觉得原本枯燥的学科变得有趣起来。
![]()
神奇的泡泡
它能够在同学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科学的种子将来一定会在同学们心中破土而出,长出一株科学的幼苗。
![]()
台下的同学们看得无比认真。
![]()
“科学奇迹团”表演后与学生合影。
“接下来,西大银翔‘科学奇迹团’将在重庆市和合川区科协的引领下,打造为一支更加专业的团队,争取把科普教育送到更多偏远地区,为区域科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奇迹团”的老师们用“玩科学”的方式,告诉孩子们:物理不是枯燥的公式,化学不只是试管中的反应——它们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探索未知的钥匙。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火焰,在未来锻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奇迹”!
上游新闻 记者 宋剑 周本帅 实习生 蒋欣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