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
前言
2024年12月上海浦东警方一则立案公告,让曾经风光无限的金恪集团彻底现形,这家注册资本32亿,连续五年拿AA+信用评级的“养老巨头”,被查出涉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超百亿,受害者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
有网友陪着家人去报案时,看到大厅里全是戴老花镜填材料的老人,还有人从外地寄来一沓沓证据,场面让人太揪心了,而幕后主使早已潜逃海外。
![]()
瞄准老年人群体的骗局
谁能想到这个打着“养老+旅游”旗号的集团,从头到尾就是个瞄准老人养老钱的骗局。
从2014年成立到2024年暴雷,十年时间里,它用一套精心设计的“画饼”套路,把上万老人的毕生积蓄骗得一干二净。
金恪集团的套路,最狠的地方就是精准拿捏了老人的心理,现在的老人都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总想着靠自己的积蓄安享晚年,这种“独立养老”的想法反倒成了骗子钻空子的突破口。
![]()
金恪先是花大价钱包装自己,2016年收购做度假酒店的艳阳度假后,立马在贵州建葡萄酒庄园还有茶叶基地,还搞了个4A级景区,看起来产业遍布全国,实力雄厚得很。
为了让老人彻底信任,他们更是下足了功夫,总部设在上海高档写字楼,墙上挂满各种资质证书,还请演员代言,长三角地区开了不少连锁店,宣传得铺天盖地。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管家”团队,这些业务员不叫销售叫“管家”,天天往社区跑,逢年过节送鸡蛋送米面,陪老人聊天解闷,比亲闺女亲儿子还贴心。
![]()
等关系处熟了,真正的诱饵就抛出来了,10万元就能入会,签个“客房租赁合同”,不仅每年有10%左右的回报,还能免费住酒店、旅游,积分能换米面油甚至理财产品。
这个条件对老人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既能赚钱补贴养老,还能出去游玩,简直是“养老天堂”。
刚开始的时候金恪的兑付确实很准时。不少老人先投几万试水,看到每月利息按时到账,慢慢就放下了戒心,几十万上百万地往里投,有的甚至把全家的积蓄都砸了进去。
![]()
幕后主使潜逃海外
上海一位老人回忆,当时“管家天天说比银行利息高,有实体景区兜底,绝对安全”,自己想着不给儿子添麻烦,就把一辈子攒的80万都投了进去。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完美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个典型的庞氏骗局,浦东警方后续调查显示,金恪所谓的“产业链闭环”全是假象。
景区庄园大多是用来撑场面的,根本不赚钱,老人拿到的利息,全是新会员交的本金。
![]()
而真正的幕后老板王建峰,早就通过多家公司控股71%,2022年就悄悄退出管理层,把资产转移到了海外。
骗局的裂痕在2024年8月开始显现,先是利息迟迟不发,客服解释说“旅游旺季资金周转紧张”,可到了10月,本金和利息彻底兑付不了了。
老人们急着联系“管家”,却发现对方要么说工资没发,要么直接失联,等大家赶到金恪上海总部才发现,楼层牌子早就拆了。
![]()
大楼的电梯都停不了那一层,分公司大门紧锁,门上贴满了租金、水电费的催款单,从9月就开始欠费。
2024年12月21日浦东警方正式立案,抓获30多名管理人员,可最关键的王建峰早已潜逃海外,警方正在国际追逃。
更让老人绝望的是,2025年8月受害者代表和专案组沟通时得知,金恪名下的酒店、景区大多早就抵押给了银行,清算后得先还银行贷款和员工工资,剩下的钱寥寥无几,大部分投资可能永远追不回来了。
![]()
养老诈骗层出不休
这场骗局撕开了养老投资市场的诸多乱象,这类骗局往往披着“养老服务”“旅游度假”的外衣,靠虚假宣传情感营销骗取老人信任,而监管盲区让骗局能持续多年。
就像金恪,明明2023年9月法定代表人任松就被限消,却还能正常吸纳投资近一年,直到资金链彻底断裂才暴露。
![]()
更让人揪心的是受害者的处境,上万名老人中,很多人投的是毕生积蓄,有人因为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有人和子女反目成仇。
北京一位阿姨瞒着家人投了50万,暴雷后不敢跟儿子说,每天偷偷抹眼泪,血压都高了不少,还有些老人不仅自己被骗,还拉着亲戚朋友一起投,现在亲戚反目,晚年生活一团糟。
![]()
其实金恪的骗局并不高明,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老人上当,因为除了骗子手段隐蔽,更重要的是老人金融知识不足,容易被“情感营销”打动。
养老诈骗往往有三个特征,一是承诺“高回报低风险”,二是用“免费体检”“上门服务”搞情感渗透,三是靠“实体项目”撑场面。
金恪这种骗局并不是个例,2024年12月保险中介巨头泛华保险也暴雷,其“员工持股计划”涉嫌非法集资90亿元,账面仅剩0.6亿元,不少员工把积蓄投进去后血本无归。
![]()
这类骗局的共性都是“拆东墙补西墙”,靠新资金维持运转,一旦拉不到新投资者就立马崩盘。
对于老人来说,防范养老诈骗其实有三个简单的办法,凡是承诺“年收益超过6%”的理财项目,大概率是骗局,毕竟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都不到4%。
![]()
涉及大额投资一定要跟子女商量,不要怕麻烦子女,比起损失几十万,这点麻烦根本不算什么。
遇到上门推销的理财顾问,直接让对方出示金融监管部门的从业资格证,没有的一律拉黑。
![]()
结语
目前金恪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上万名老人的维权路还很漫长,这场骗局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但也成了骗子的“狩猎场”。
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排查力度,对打着“养老”旗号的非法集资早发现早打击,社区和子女更要多给老人普及防骗知识,别让骗子钻了“情感缺失”的空子。
毕竟老人的养老钱是他们晚年生活的底气,容不得半点欺骗,希望金恪案能成为一记警钟,让更多人擦亮眼睛,别再让“养老梦”变成“噩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