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全运会乒乓球成人组迎来首个冠军归属。混双决赛里,广东组合林高远/刘诗雯在0比2落后的局面下连扳四局,以4比2逆转江苏的陈垣宇/蒯曼,拿下本届赛事的混双金牌。34岁的刘诗雯再次站上全运会混双最高领奖台,林高远泪洒当场,面对“退役质疑”,这次可以完美谢幕了,球迷调侃:感谢雯姐带飞。
![]()
这块混双金牌的价值,在于角色对调之后仍能成立。刘诗雯在东京周期后陆续淡出主力阵容,国际赛几乎不再露面,能看到她这次参加全运会,本身就带着某种“回望意味”。林高远的处境也不轻松。根据国际乒联最新数据,他的世界排名已跌至46位,质疑声不断,退役之声充斥网络。
![]()
与之对应的是对面的江苏组合:21岁的蒯曼已是国乒女队的固定主力,世界排名常年稳定在前段,根据公开比赛资料,蒯曼本赛季已斩获双打6冠,其中女双4个、混双2个,成为国乒双打项目的核心力量之一。
![]()
赛前外界给出的判断几乎一致:江苏更年轻、更主流,也更符合如今国乒常规搭配思路。两队过往并无太多正面交手记录,但从节奏速度、相持能力到临场冲击力,蒯曼/陈垣宇都更像是“应该赢”的那一方。如果说广东取胜,通常要依赖老将经验和特殊轮次的得分效率,这是赛前不少业内评论中的主线观点(来源:赛前解说嘉宾访谈片段)。
![]()
比赛开场的走势确实印证了这种预期。第一局双方都以主动抢先手为主,节奏拉得很快。林高远两次反拉出界,刘诗雯在接发判断上也出现轻微犹豫。关键分处理上江苏组合更果断,陈垣宇在13平后连续两拍搏杀得手,以15比13先拔头筹。第二局广东更被动,尤其在换至刘诗雯接陈垣宇发球的轮次,对手明显加强长球逼抢。林高远也被迫后撤,两人被江苏组合压住走位,8比11再丢一局。
![]()
0比2落后,本应是年轻组合继续扩大优势的节点,却在第三局发生了拐点。林高远在前三板质量上明显提速,连续两次反冲线路变化奏效,帮助广东建立7比3的领先。尽管局尾再度被追至8比9,但刘诗雯在关键分展现出经验——一个小范围调整后的反手快带直接切断对手追分势头,11比8扳回一局。第四局广东延续气势,从落点变化到节奏掌控都更稳定,江苏开始出现节奏断档,尤其蒯曼在侧身出手时略显心急,广东再以11比8拿下一局,总分回到2比2。
![]()
真正决定方向的是第五局。江苏原本试图加快台内的抢点节奏,但处理失误开始增多,陈垣宇三次主动上手不过网,蒯曼两次抽挡失衡,广东抓住机会11比8再下一局。此时广东的气质已经完全回来了,林高远台面上甚至有几分“解封”的味道——不激进,但够准。而江苏组合的情绪波动开始放大,出现了年轻选手常见的连锁失分。
![]()
第六局虽然江苏开局领先,但未能稳定住分差。林高远在5比7落后时连续两板正手抢拉制造反超,刘诗雯则在9比9时用一记落点极深的短球发球,将对方逼出高球,广东顺势10比9拿到赛点。江苏虽顽强追至10平,但林高远/刘诗雯随后利用发接轮的主动权,以12比10锁定胜局。赛后技术统计显示,两人在后三局的主动得分率明显提升,这是逆转的关键(数据来自赛事终端系统)。
![]()
最终广东4比2取胜,从过程上看并不完美,甚至前两局有些吃力,但后半段的经验与处理球层次确实更成熟。反过来看江苏组合,他们在快节奏对抗中展示的上限很高,但几次局点球以及追分阶段的选择略显单一,暴露出大赛经验仍需积累。
![]()
林高远/刘诗雯拿下首金,对广东队的士气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而对刘诗雯个人而言,这块金牌更像一次阶段性的收口。而对林高远来说,若这真是他在综合性大赛的“最后一舞”,能以冠军落幕,是一种圆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