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灵石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灵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十乡百村”示范创建行动情况。灵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海滨主持发布会,灵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锋出席并作工作解读,现场回应记者提问。
![]()
灵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海滨
王建锋在工作介绍中,首先感谢了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灵石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已建成11个精品示范村、51个提档升级村,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县坚持“工业补农、文旅带农、特优兴农”战略,持续深化“十乡百村”示范创建行动,着力走好“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人居环境整治升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王建锋介绍,灵石县从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三线”整治三方面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深入推进清洁直运改革,目前全县已设置垃圾收集点1008个,配备保洁员1310人,规划直运线路22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自然村覆盖率达99%。县级层面通过“日常检查+定期督查+会议通报”机制,推动整治工作从“短期清理”转向“长效管护”,今年1-10月累计集中整治垃圾问题8400余处,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查处相关案件140起,农村生活垃圾直运量达2.49万吨,“村普扫、定点收、县直运”模式运行成效显著。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改水、改电、改厕、改污、改暖“五改”联动工程。今年新建“四好农村路”13.34公里,完成街巷道路硬化7.19万平米,维修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处,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12处,升级改造农村电网28.39公里。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8.96%,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87%。
在农村“三线”整治方面,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动、全面整治”思路,计划三年实现“三线”强弱分设、标识清晰、安全整齐的目标。今年将完成15个村的整治任务,创新探索“共建共享共维”模式,由铁塔公司统一组织施工和后续运营维护,有效破解“三线”管理混乱难题。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
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灵石县制定《灵石县2025年特色产业政策扶持实施方案》,重点支持7户资源禀赋好、带动能力强、产值规模大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主体。在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下,奶牛、蜂蜜、酸枣仁等“特”“优”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现代鑫源牧业产业园奶牛存栏超8000头,年产值达1.8亿元;王家庄园蜜蜂产业园带动全县400余户养蜂户发展,年产值5600万元;福禄堂农业科技公司引领人工种植酸枣5000余亩,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
![]()
北王中仓储物流园
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乡村产业新增长点。通过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片区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农产品交易、民宿经济等产业互联互通。延安、北王中等城边村依托区位优势,推动永吉农商城、富硒有机乡村e镇、预制菜加工厂等项目投产;集广、马和等景区承接村,借力王家大院、红崖峡谷等文旅资源,打造“休闲旅居街区”“共享农庄”“古镇京宿”等农旅项目,实现文化旅游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
三、示范创建精准发力,全域振兴基础夯实
今年,灵石县重点打造8个精品示范村、27个提档升级村和翠峰-静升示范片区,通过“定位、保障、工程、改革”四维发力,提升创建效能。在发展定位上,坚持规划先行,各村制定“一村一方案”和任务清单,8个精品示范村涵盖城区周边村、景区承接村和特色产业村,通过全方位提升实现示范带动。
在项目保障上,谋划实施95个“千万工程”重点项目,总投资26.24亿元,涵盖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农文旅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五大类,年度计划投资12.84亿元,目前已完成10.49亿元。
在工程推进上,以乡镇为主体实施“三个一”工程:“办实一件事、赢得万民心”聚焦民生关切,“抓好一项富民产业、带动一方群众增收”强化产业支撑,“建好一个中心村、引领一域发展”提升辐射能力,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格局。
在改革创新上,从深化以工补农机制、组建“强村公司”、建立联村结对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四方面激活内生动力,落实企业帮扶资金1450万元,试点组建3家“强村公司”,建立“静升带集广”等结对发展模式,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创建效能。
王建锋表示,下一步灵石县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运用,以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片区为引领,推动乡村建设、产业、治理整体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问答环节:聚焦垃圾治理 回应民生关切
![]()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有记者提问:“去年灵石县启动农村垃圾清洁直运新模式,今年在巩固成效和完善机制上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
灵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锋
王建锋针对问题详细回应。他坦言,直运改革虽取得成效,但也出现收运量不稳、收集点位布局不合理、垃圾分类不到位等问题,今年重点从三方面优化提升:一是优化收集点位布局,根据人口分布、垃圾产生量等实际情况,累计调整优化48处点位,解决部分村庄点位过远过散问题,实现自然村收运体系全覆盖;二是强化保洁员队伍管理,完善“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评比,创新实行县农业农村局直接代发工资机制,保障队伍稳定和积极性;三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2处,加强宣传引导培养村民分类习惯。
王建锋用数据和案例印证成效:如今农村“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现象基本根治,翠峰镇北王中村实现垃圾“日日清、时时洁”;构建起“三级联动+专业运营”治理体系,1310名保洁员实行“日普扫+8小时巡回保洁”,县恒益环卫公司采用“串点成线、就近统筹”直运模式,农业农村局每月考核评分形成闭环,确保垃圾“收得拢、运得快、处置好”;村民参与热情持续提升,静升镇苏溪村将环境治理与积分超市挂钩,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长效化治理。
最后表示,希望媒体朋友持续关注灵石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张永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