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发表于 《科技导报》2025年第18期科技新闻-卓越亮点
透明冷却薄膜为城市降温
![]()
透明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冷却原理(图片来源:
Nano-Micro Letters
让玻璃“透光不透热”,还能自己散热——郑州大学刘宪虎等人开发出一款透明冷却薄膜,贴在窗上既不影响采光,又能把大部分热量挡在室外,同时可以把部分热量以红外辐射的方式“送”到太空。原理并不复杂:把太阳光按用途分流——可见光放行,保证室内明亮;紫外光和近红外(主要携带热量的部分)被薄膜拦截;同时在8~13 μm“大气窗口”波段像散热器一样把热量辐射到外层空间,实现被动降温。这样做的关键是兼顾3点:高可见光透过率、强UV/NIR屏蔽、高“大气窗口”发射率。
为了兼顾“明亮”和“降温”,薄膜采用透明聚合物为基底,并引入功能纳米成分与微纳表面结构:一方面把带热的紫外与近红外“截住不放”,另一方面让自身在“大气窗口”强力辐射。实验显示,这种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超过70%,紫外屏蔽超过90%、近红外屏蔽超过70%;贴在透明容器“窗户”上进行户外对比时,相比普通透明聚合物窗,室内温度最高降低约10℃。在全球不同纬度城市的建筑能耗模拟中,薄膜提供的年冷却能耗节省量最高可达261 MJ/m²,节能幅度可达14.1%~31.9%。
这层“隐形外衣”还有2个贴近日常使用的优点。一是表面超疏水,水滴难以粘附,遇雨能自清洁,适合长期户外使用;二是具有适度“雾感”(散射),既能柔化眩光,也能在需要时提升隐私性,对温室、采光天窗等场景友好。通俗地说,它让“有用的光”进来,让“带热的光”停在窗外,同时把已有的热量“辐射出去”。
(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
Nano-Micro Letters,2025,17,151)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科技新闻、科技评论、专稿专题、综述、论文、政策建议、科技人文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