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超快时尚巨头希音(Shein),在欧洲的动向,成了一些欧洲媒体的流量密码。尤其是希音宣布进驻巴黎标志性的BHV百货的消息传开之后,巴黎街头的抗议者、法国媒体对环境足迹和供应链透明度的追问,都瞬间将这个品牌推向了风口浪尖。
新的商业模式对欧洲既有市场和道德规范的冲击确实巨大。但如果欧洲的目光仅停留在这类引发争议的快闪零售商身上,并将中国经济的崛起仅仅理解为一种“低价海盗”式的冲击,那无疑是犯下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
![]()
但法国乐天的 CEO 塞德里克・杜福尔说的一段话,倒是像盆冷水浇醒了不少沉浸在表面争议里的欧洲人。他直言,欧洲人盯着希音吵来吵去,根本是抓错了重点,眼前这些热闹就是个 “战略烟雾弹”,真正的危机藏在后面 —— 现在中国企业压根儿就懒得模仿欧洲了。这话听着有点刺耳,却戳中了欧洲经济的要害。
![]()
就说希音本身,欧洲人骂它低价、冲击市场,可没几个人真去琢磨它的商业模式到底跟欧洲那些快时尚品牌有啥不一样。欧洲的 ZARA、H&M 做了几十年,一直是 “先生产再卖” 的路子,设计师出款、工厂大批量生产、再铺到全球门店,卖不卖得出去全看运气,库存积压是老毛病了。
![]()
可希音玩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套路,它靠数字化系统盯着全球的时尚趋势,新款首单就生产 100 到 200 件试水,卖得好就赶紧补单,卖不动立马停产,这就是所谓的 “小单快反” 模式。这么一来,希音的新品开发周期能缩短到 7 天,比 ZARA 快了好几倍,还几乎没有库存压力。更别说它用的数码冷转印技术,光 2018 年到 2024 年就省了 113 万吨水,相当于 22.6 亿瓶矿泉水,这环保账其实比不少欧洲品牌算得还精。
![]()
2024 年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希音已经以 1.53% 的市场份额挤掉 ZARA、H&M,成了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访问量还成了全球服装类网站第一。要是欧洲企业真沉下心研究希音的玩法,就该发现这根本不是抄不抄的问题,而是中国企业已经在另一条道上跑远了,欧洲那套老模式人家根本看不上。
![]()
希音这事儿还只是个开头,真正让欧洲坐不住的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欧洲的优势领域里,压根不按欧洲的 “剧本” 走。欧洲人一直觉得自己的汽车产业是压舱石,大众、宝马、奔驰都是响当当的牌子,可现在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的销量涨得吓人。2025 年 4 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同比涨了 79%,市场份额从 2.6% 冲到 4.6%,比亚迪单月销量就涨了 356%,小鹏更是成为第一个在欧洲交付 1 万辆车的中国新势力,40 万欧元以上的高端车型还卖得最好。
![]()
更关键的是,中国车企不是照着欧洲的燃油车技术抄,而是直接搞智能电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系统都是自己的一套。欧洲加了 35.3% 的关税也挡不住,蔚来 CEO 李斌说得实在,他们的车靠的是十年磨出来的智能技术,就算加税照样有竞争力。以前欧洲人觉得中国车是 “低端模仿”,现在才发现,人家根本没打算模仿,直接换了赛道超车。
![]()
就连欧洲最引以为傲的高端消费品领域,中国品牌也开始走自己的路了。以前全球高端羽绒服市场都是欧洲品牌说了算,可中国的高梵直接在巴黎时装周上亮出自家的黑金鹅绒服,用的是匈牙利的飞天白鹅绒,还融合了苗绣、云锦这些中国非遗技艺,185 项发明专利撑着品质,连南极科考队都用它的装备,硬是和盟可睐站到了同一个舞台上。还有个叫 ICICLE 的中国高端品牌,虽然在巴黎设了设计中心,却不是抄 Max Mara 的风格,而是让中法设计师一起搞融合创新,甚至收购了法国品牌 Carven 自己运营,这格局早就不是 “模仿” 能概括的了。
![]()
欧洲之所以看不到这些变化,说到底还是太傲慢,总觉得中国企业只会跟在后面抄。法国 CEO 杜福尔说的 “傲慢滤镜” 太形象了,欧洲经济精英们盯着希音的价格吵来吵去,却没想想自己的创新能力早就跟不上了。世界经济论坛有份报告说得明白,2015 到 2022 年,欧洲大企业每年投资比美国少一大截,资本回报率低 4 个百分点,14 项关键技术里只有 4 项能跟中美竞争。就说 AI 领域,欧洲整天搞严格监管,结果资本不敢投,人才留不住,德国现在进口的 AI 产品比出口还多,只能依赖别人的技术。
![]()
更要命的是欧洲的资本市场太散了,27 个国家有 295 个交易场所,税收、法律还不一样,钱根本没法自由流动到创新领域。欧洲人储蓄率比美国高不少,可这些钱宁愿躺着也不投科技企业,共同基金的费用还比美国高 60%,谁愿意冒风险搞创新呢?反观中国,不管是希音的数字化供应链,还是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背后都是大市场试错、资本敢投、政策支持的创新生态,这种体系化的能力,根本不是靠模仿能得来的。
![]()
现在欧洲街头还在抗议希音,媒体还在追问供应链,可这些热闹背后,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在欧洲的公路上越来越多,中国高端品牌已经走进了巴黎的时尚圈,中国的光伏、高铁技术更是早就超越了欧洲的老标准。就像雄安高铁站的光伏电站,一年发电 580 万千瓦时,还能用智能系统管控能耗,这种绿色基建的创新,欧洲想抄都没地方下手。
![]()
法国 CEO 那句 “中国连模仿都懒得模仿欧洲了”,其实是在提醒欧洲:真正的危机不是别人抢了生意,而是自己停下了脚步。要是欧洲还沉溺在 “低价冲击” 的抱怨里,不解决创新投入不足、监管过严、市场分散这些老问题,再过几年,恐怕不是中国懒得抄,而是欧洲连被超越的资格都快没了。毕竟现在全球经济拼的是创新速度,谁先从傲慢里醒过来,谁才能跟上节奏,光盯着表面的喧嚣,最后只能被远远甩在后面。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