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希尔市的黑烟遮蔽天空,联合国人权机构记录的“难以想象的暴行”正在苏丹上演,医院被焚、平民遭处决、乱葬岗遍布街头。
这场自2023年4月爆发的内战,已造成数万人死亡、2000万多人面临粮食短缺,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最大人道主义危机”。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苏丹问题官方“笔杆国”,英国本应成为斡旋核心,却深陷军事物资流向争议与外交决策困境,在道德责任与现实利益间艰难平衡。
![]()
英国的特殊责任源于安理会“笔杆国”的身份,这意味着其主导苏丹相关决议起草,肩负凝聚国际共识的使命。
但如今这份责任更像一副重担:跨党派议员纷纷施压,警告苏丹危机已“失去全球关注焦点”。工党议员戴维·泰勒直言,作为决议起草国,英国“负有道德责任加倍推动外交斡旋”,而遏制武器流入是当务之急。
这种呼声背后,是英国军事物资涉嫌流入“快速支援部队”(RSF)的尴尬现实,这个被指控实施种族灭绝的组织,正用包括疑似英国装备在内的武器在法希尔等地施暴。
![]()
武器流向争议将英国与阿联酋的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多方证据显示,阿联酋通过黄金走私获利支撑RSF,数十架载有无人机和弹药的航班从阿布扎比经乍得飞往RSF控制区。
而英国长期向阿联酋出口武器,这让自由民主党议员莫妮卡·哈丁质疑其违反国际人道法义务。
更令公众愤慨的是,首相斯塔默与阿联酋总统通话后,唐宁街竟拒绝确认是否提及对RSF的支持问题,仅以“保护平民”的空泛表述搪塞。
![]()
英国政府的辩解与现实形成鲜明反差。外交发展部称“未发放涉事设备出口许可证”,还强调曾因转用风险拒绝向阿联酋发证。
但国际刑事法院已将达尔富尔暴行列为“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调查对象,RSF使用的部分装备溯源指向英国军工企业。
这种矛盾让前国际发展大臣安德鲁·米切尔疾呼,政府必须“竭尽外交之力阻止武器供应”,制止种族清洗。
![]()
外交斡旋同样步履维艰。英国将希望寄托于美国介入,外交大臣库珀计划在G7峰会上与美国议员卢比奥会晤,寻求打破僵局。
但美国主导的四方停火方案遭遇挫折,苏丹军政府明确拒绝最新提案,宣布“继续与RSF作战”,称本国未来必须由苏丹人主导。
更糟的是,英国联合塞拉利昂提交的安理会停火决议,虽获中美等14国支持,却被俄罗斯以“干涉主权”为由否决,凸显国际社会分歧。
![]()
这场危机暴露出多重结构性矛盾:全球注意力被热点议题分散,苏丹成为“被遗忘的战场”;阿联酋等地区势力借冲突扩张影响力,将RSF打造成战略工具。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立场对立,难以形成合力。对英国而言,破局关键在于厘清责任边界:作为“笔杆国”,需推动安理会尊重苏丹主权的同时达成停火共识;作为武器出口国,应建立更严格的溯源机制,杜绝装备流入冲突方。
![]()
目前RSF虽表态愿重启谈判,但苏丹军政府态度强硬,法希尔等地的战斗仍在持续。
英国若想摆脱困局,不仅要回应国内议员的质询,公开与阿联酋沟通的细节,更需联合非盟、东非共同体等地区组织,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斡旋框架。
毕竟,当苏丹的苦难被量化为数字时,“笔杆国”的价值不在于起草决议,而在于让决议转化为保护平民的实际行动,这才是对人民的最大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