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前线的胶着状态终于有了新变化。
俄军在乌东战场的战略要地红军城已形成合围之势,拿下这座城池只是时间问题。
可就在这战局关键节点,俄罗斯外交部却抛出一个重磅表态——俄中关系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不存在谁领导谁的说法。
这波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马上要啃下硬骨头了,俄方为啥突然提这事?拿下红军城就算赢了吗?
![]()
乌东战场的战术关键节点
先说说这红军城,论城市规模它在地图上确实排不上号,但在乌东战场的棋盘上,它就是扇关键的“铁门闩”。
谁掌控了这里,就能直接打通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的进攻通道,而克拉马托尔斯克是顿涅茨克州乌军的核心后勤枢纽。
这次俄军攻打红军城的战术明显比以往灵活不少。
没有搞大规模兵力集结的正面强攻,而是派小股精锐部队悄悄渗透到城区各个角落,再配合无人机群24小时不间断侦察和火力压制,一步步压缩乌军的活动空间。
![]()
据俄罗斯国防部10月中旬发布的战报显示,乌军在红军城的防御阵地接连被突破,城内供水供电系统被精准打击后完全瘫痪,部分乌军士兵因断水断粮失去战斗力,近一个月已有超过800名乌军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不过这场胜利打得一点都不轻松。
俄军虽然控制了城区70%以上的区域,但每天仍有数十名士兵伤亡。
![]()
有参与攻城的俄军士兵接受俄媒采访时说,城里的建筑被炮火炸得面目全非,乌军藏在废墟里打冷枪,有时候往前推进几十米都要付出很大代价,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前线哪里是后方。
而且乌军并没有完全溃败,还在依托城区东部的工业区负隅顽抗,时不时会用西方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袭击俄军后方补给线。
从战略层面看,红军城是顿涅茨克州乌军仅剩的几个主要据点之一,一旦失守,后方的米尔诺赫拉德就会暴露在俄军炮火覆盖范围内,俄军就能顺势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推进。
![]()
但必须清楚的是,俄罗斯现在缺的不是地盘,而是能彻底扭转战局的战略节点。
红军城的突破顶多算是战术上的进展,没法立刻改变整场战争的态势。
就像10月底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里说的,即便控制整个顿巴斯地区,也难以让乌克兰方面彻底妥协。
就在红军城战事胶着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一家意大利媒体采访时,专门被问到俄中关系问题。
![]()
俄中“不结盟”合作
他明确表示:“俄中合作基于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这种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存在结盟性质,两国之间没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划分。”
这番话很快被西方媒体广泛报道,不少人都觉得时机选得很特殊。
其实这不是俄方临时起意,而是有明确的针对性。
![]()
近一个月来,西方一直在炒作“俄罗斯依赖中国”的论调。
10月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就声称,“如果没有中国在能源和贸易上的支持,俄罗斯撑不过这场战争”。
这种说法在国际舆论场里不断发酵,甚至有欧洲国家的外交官员在欧盟会议上提议,要把对俄制裁范围扩大到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中国企业。
![]()
拉夫罗夫的表态就是直接回应这些声音。
对俄罗斯国内来说,民族自尊心向来强烈,即便战场吃紧,也不愿被外界看成是“依附于他国”。
10月下旬俄罗斯国内的民调显示,有68%的受访者认为“保持外交独立比争取外部援助更重要”,所以强调“不结盟”也是在维护国内民众的情感认同。
![]()
同时这也是在给中国减压。
10月中旬,德国总理、法国总统先后给中国外交部门打电话,希望中国能出面“劝说俄罗斯停火”。
俄方此时主动划清界限,就是明确告诉国际社会,中国不会干预俄乌冲突,俄罗斯的决策完全自主,不给西方留下“中国支持俄罗斯打仗”的借口。
值得一提的是,俄中“不结盟”但合作一直在深化。
![]()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0月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26.7%,其中能源贸易占比达到45%。
但这种合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比如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价格是按照国际市场定价机制执行的,和俄乌冲突没有直接关联。
而且中国一直保持中立立场,10月下旬还向乌克兰提供了一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包括食品和药品。
再回到战局本身,就算俄军最终拿下红军城,也算不上真正的“赢家”。
![]()
战术胜利之外,俄罗斯面临的多重困局
经济上,西方的制裁让俄罗斯对外贸易举步维艰。
俄罗斯央行10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减少了12%,主要出口商品中的非能源产品出口额下降了34%。
虽然中俄贸易在增长,但远不能弥补西方市场流失带来的缺口。
安全环境反而更复杂了。
![]()
原本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之一,是在欧洲方向建立安全缓冲区,可现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都在加强军力部署。
10月下旬,德国国防部宣布向波兰增派3000名士兵,还在当地部署了“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瑞典、芬兰也加快了融入北约的进程,芬兰已经在与俄罗斯的边境线上新增了两个军事基地。
对外关系上,俄罗斯的国际空间也在缩小。
10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关于呼吁俄乌停火的决议案,有107个国家投了赞成票,虽然俄罗斯投了反对票,但不少原本保持中立的发展中国家这次也投了赞成票,说明国际社会对战争持续的容忍度在降低。
![]()
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靠一座城池的得失来定义的。
俄军拿下红军城,只是赢得了一场战术胜利,但经济、安全、外交上的难题一个都没解决。
而俄中坚持不结盟的合作关系,既保持了各自的独立立场,又能实现互利共赢,这或许是动荡局势中最稳定的一股力量。
相信随着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场冲突终将找到政治解决的途径,和平才是最终的追求。
文/编辑:Alone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