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二届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品牌项目经理”争创活动圆满落幕。12名“品牌项目经理”荣誉获得者中,来自中铁三局北京地铁的刘石磊位列其中。
在首都从事轨道交通建设,能获此殊荣,对刘石磊及其团队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
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项目经理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需要统筹和协调各项工作。今年,北京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条(段)、共计177.4公里,每条线路、每个标段都有各自的项目经理,他们的足迹遍布轨道交通建设一线。
在建筑工程的攻坚战场,刘石磊是迎难而上的“排头兵”,更是精益求精的“守护者”。从业14载,他的建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沪昆高铁的崇山峻岭间架桥铺路,到北京地铁的地下脉络中攻坚克难;历经太原地铁526米最长站体的艰苦鏖战,再到长春地铁三站四区间的全力冲锋,如今他再次投身北京地铁建设,用脚步丈量着城市发展的脉络。
刘石磊手握注册一级建造师(市政、铁路、建筑)、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多项专业证书,深耕轨道交通领域的“多面手”,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出色的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是关键。作为北京地铁项目负责人,他既当“领航员”,又积极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协调外部关系,为项目顺利开展保驾护航。项目在他的带领下构建起“责任清晰、协作高效”的管理体系,几十项规章制度让施工全程有章可循。在他的带领下项目荣获北京市轨道交通2024年度“廉洁文化工地”称号,有6名员工成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必须齐抓共管。在北京地铁项目,刘石磊主导打造标准化施工体系,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城市核心区域施工,环保是底线更是责任。他和团队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对周边群众的干扰,严控噪声、光污染和扬尘,并取得北京市扬尘治理“绿牌”工地称号。特别是全线首次推广应用素面混凝土工艺,为实现“不渗不漏、内实外美”的百年工程优质目标,他牵头制定6道关键工序、25项管控目标,严守“验收不合格,绝不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原则,以匠心雕琢每一处细节。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多年来,刘石磊深耕科研攻关,他带领团队深耕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项、长春市数字化管理成果奖1项、交通建设四新成果1项;企业级工法5项,省级工法2项,论文7篇……
他牵头成立的创新工作室加入北京轨道交通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素面混凝土施工、盾构下穿高敏感建构筑物等课题攻关,让科技真正赋能施工一线。
征途砺锋芒,实干显担当。刘石磊先后获得“北京市市政行业十佳优秀项目经理”“山西省优质工程奖”“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他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攻坚克难,带领团队,用一项项优质工程,书写着新时代建设者的精彩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兰德华 通讯员 杨丽丽 田庆海)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