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全国珠宝店的黄金价格牌在一天之内被重新书写。
周大福、老凤祥等头部品牌的首饰金价突破1330元/克,中国黄金的足金999价格也跃至1235元/克。
商场黄金柜台前挤满了年轻消费者,他们不再只是为婚庆备礼,而是将购买小克重金饰视为“悦己与储蓄”的结合。
国际金价在11月12日上演深V反弹,从4098美元/盎司低位冲上4180美元/盎司高位,单日波动幅度超80美元。
美联储降息预期、中东冲突升级与全球央行购金潮,共同将黄金推向了历史性高位。
![]()
11月14日,美国公布10月CPI数据同比上涨3.2%,较9月下降0.5个百分点。
这本是支持降息的信号,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随即表示“现在谈降息还太早”,市场情绪再度逆转。
12月降息概率从90%回落至64.1%,金价进入高位震荡阶段。
地缘政治冲突成为黄金的“避险buff”。
11月以来,中东地区冲突持续,欧洲某国极右翼党派选举领先引发政策转向担忧,资金疯狂涌入黄金寻求庇护。
11月10日金价突破4100美元/盎司,单日涨幅创下半年新高。
全球央行购金潮为金价构筑了坚实底部。
2025年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89吨,较二季度增加30吨。
中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达7409万盎司。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提出,“黄金正取代美债成为无风险资产”。
![]()
技术面显示,金价短期支撑位在4050美元/盎司,压力位处于4120美元/盎司。
11月15日的预测区间集中在4060-4100美元/盎司,对应国内金价515-520元/克。
但国内品牌首饰金价因加工费、品牌溢价等因素,实际售价远超基础金价。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8万亿美元,利息成本占未来十年财政支出的14万亿美元。
美元信用危机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使黄金的避险属性持续强化。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8-34岁消费者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金饰零售额,这一比例在五年内从37%攀升至62%。
黄金消费市场彻底告别了“大妈抢金”的刻板印象。
年轻消费者偏爱“小而美”的黄金产品。
单价低、轻量化、设计新颖的小金豆、迷你吊坠、黄金手机贴成为市场新宠。
0.1克重的黄金手机贴售价不足百元,印着“八方来财”“平安喜乐”等祝福语,在2025年春节前后卖到脱销。
![]()
“悦己消费”取代传统婚庆场景,成为年轻人购金的主要动机。
32岁的银行职员吴倩在周大福专柜选购非遗工艺“喜上眉梢”吊坠,尽管价格不菲,但她认为“戴着好看还能保值,比存银行划算”。
26岁的插画师林薇每月坚持购买1克金豆,将其视为“强制储蓄与生活仪式感的结合”。
品牌商家迅速捕捉到这一变化。
周大福升级“云柜365”系统,支持线上锁定门店库存;老庙黄金推出“金喜盲盒”,消费者花99元即可开启含金箔口红、0.1克金珠的实体盲盒。
这种“轻量引流+到店转化”模式使门店客流量提升27%。
二次元文化与黄金的融合催生了“痛金”热潮。
老凤祥与《圣斗士星矢》联名产品上市两周销售额近亿元,周大福与黑神话系列产品零售额超1.5亿元。
年轻人用定制金饰表达对IP的热爱,一款0.88克重的动漫联名转运珠吊坠售价2180元,克价超常规金饰一倍。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金条金币消费量同比增长24.55%,而黄金首饰消费同比下降32.50%。 消费者更看重黄金的金融属性而非装饰功能。
![]()
黄金回收业务异常活跃。 11月14日,南京多家金店迎来“抛金潮”,回收价从900元/克涨至940多元/克。
一位中年男子卖出100克金条,两个月前买入价不足800元/克,一晚净赚14000元。
太平南路金店回收柜台排起长队,有人选择“以金换饰”将金条加工成首饰。
银行金条柜台前排起长队。 建设银行龙鼎金条报价964.7元/克,平安银行平安金条低至936.1元/克。
某国有行积存金业务月增30%,90后客户占比超半数。
老铺黄金门店里,30克投资金条刚上柜就被抢空,一位顾客坦言不是炒作,只想给孩子存点“硬资产”。
品牌金店价签一日更新两次成为常态。
11月11日,老凤祥金饰从1273元/克跳涨至1310元/克,单日涨幅37元,创下近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纪录。
双十一期间,有品牌推出每克减120元优惠,但高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依然明显。
![]()
高金价加剧行业分化。
周大福2025财年“一口价”黄金产品营业额翻倍,六福集团毛利率提升6.3个百分点。
而小品牌面临原料成本压力,不少商家难以支撑。
上游政策变化同样加剧成本压力,钻石、黄金等原材料进口增值税优惠取消,采购成本相应上升。
年轻消费者通过“电子存金罐”实现“无感攒金”。
工商银行客户李女士展示她的电子存金账户:“工资到账自动扣款积存,年底直接提现货,像定期存款一样省心。 ”
这种模式正悄然改变传统购金路径。
私人定制“痛金”隐藏风险。
没有IP官方授权的定制产品可能涉及侵权,开模费高达800元,且存在“金包银”、工艺缺陷等隐患。
社交平台上,“痛金凹了一块”“痛金手镯裂了”等投诉并不少见。
定制商品大多不提供售后服务,基本上是“出货不退换”。
![]()
品牌金价包含后续增值服务,而水贝等批发市场的金价虽低,却难享售后服务。
某品牌销售员透露:“3D硬金饰品遇到磕碰可能直接碎掉,维修成本很高。 ”
金价波动加剧市场投机行为。 11月10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在12日回调时被套牢。
某黄金分析师提醒:“黄金的保值性是长期的,短期炒作风险不亚于股票。 ”
虚拟黄金、杠杆黄金等投资陷阱频现,有投资者一夜亏损20万元。
金价飙升映射出时代情绪的转变:年轻人用“轻量囤金”对抗不确定性,央行购金潮折射全球对传统信用体系的担忧。
当黄金从珠宝箱走入日常消费,从避险资产变为情感载体,它的价格数字背后,是否正在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价值坐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