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纪委在核查村账、实地走访群众时发现,某村委会挪用村民共同集资的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用于给村干部发放补贴。了解情况后,该镇纪委迅速排查深挖,目前已查处10名村干部,涉案资金正有序追回。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清远市持续深化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工作,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基层痛点难点,紧盯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等“微腐败”问题。
“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工作必须攥指成拳、协同发力。”清远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为此,该市纪委监委开展班子成员常态化包片下沉,对全市85个镇街开展全覆盖蹲点调研,召开工作督导推进会,向有关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函,加强调度督办,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列出问题台账,逐项排查、对账销号。
针对部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底数不清、数字不准、情况不明等问题,清远市纪委监委推动开展清产核资,逐村逐户核实村集体资产、资源情况。针对资产资源多的村,推动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推进信息交叉核验更新,同时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加大数据抽查、复核力度,防止镇村“一报了之”,全面厘清村里陈年旧账。
紧盯问题合同,清远市纪委监委通过约谈提醒、沟通研判等方式,推动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将交易合同和清产核资底册、村集体资产台账、银行流水、“三资”交易平台信息进行比对,全市共发现问题合同7105份,目前已全部整改。阳山县纪委监委加强与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深化数据系统排查、对比分析、实时预警,2024年以来发现并推动整改农村账务不规范问题399个。
清远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大数据监督,创建并全面推广“微监督”平台,推动该平台与农村“三资”管理系统融合,实现纪检监察机关与农办、财政等部门信息共享、联合排查。“平台有‘村务公开’‘三资公示’‘群众意见’等版块,其中‘三资公示’版块会按时将各村(居)委会记账凭证、银行流水、现金流水明细及各村资产资源进行公开。”清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公开公示村级“三资”等信息1028万余条。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清远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信访筛、数据查,多渠道拓展线索来源,并运用领导包案、“室组地”联动机制,聚焦虚列工程套取资金、挪用村集体资金等突出问题开展核查。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三资”领域共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420起,立案390人,党纪政务处分340人。清城区纪委监委在全区范围内严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虚报冒领问题,共立案查处22人;阳山县纪委监委查处该县太平镇某村虚构工程项目、采购项目和虚增工程量套取村集体资金等问题。
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扎实推动做好“后半篇文章”,深入剖析全市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共性问题和风险隐患,形成问题隐患清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逐项对照、限期整改。为进一步加强对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发包环节监管,清远市纪委监委推动各乡镇全面建立10万元以下村级小微工程备案管理制度,规范立项、发包、建设、验收环节工作。
为堵塞制度漏洞,清远市纪委监委指导各县(市、区)积极探索监管机制,多措并举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清城区财政部门细化征地经费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开展违规借支问题整治工作,强化基层资金监管;佛冈县建立农村联队集体资金监管机制,实现资金监管的规范化、透明化。(通讯员 唐丽玲 钟小燕)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