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早知道政策,我咋会把社保名额拱手让人?”面对达州市通川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走访,该区蒲家镇朱仙社区居民蒲婶的话语里满是惋惜与气愤。这背后,是一起基层“微权力”任性妄为的违纪案件,更是该区纪委监委以铁腕监督护航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早在2023年,国道210改道项目便牵动着该镇朱仙社区七组居民们的心。24个失地农民社保安置名额,是大伙儿未来生活的“保障卡”。可谁也没想到,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福利,竟被该社区小组长唐某当成了谋私的工具。
“每0.31亩土地可兑换1个社保名额”,这是明明白白的政策,唐某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面对占地1.093亩的居民,他谎称“一户只能领1个”,悄悄把多出来的2个名额塞给妻子、儿媳;又用同样的套路,从另外三户村民手中“骗”走3个名额,分给儿子、弟媳和侄儿。5 个社保名额,就这样成了他的“家族福利”。
更让人揪心的是,唐某对“已参保人员可再次安置享受退费”的政策讳莫如深。有的居民本可凭此政策享受退费实惠,却因不知情把名额让了出去,事后得知真相,肠子都悔青了。至于社保名单公示,他既不贴公示栏,也不发微信群,全程“暗箱操作”,把政策的“阳光”挡得严严实实。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举报信很快送到了区纪委监委。“民生领域的‘蝇贪蚁腐’,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必须严查快办!”该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当即交办蒲家镇纪委介入,顺着线索一查到底。经查,唐某利用职务便利,隐瞒政策、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把民生政策变成了“私人工具箱”。最终,唐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违规的社保名额被全额退回。
来源:清廉达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