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
□杨卫中
母亲打来电话,催我回老家吃柿子,她说柿子熟了,今年结得特别多,个头又大,再不采摘就被鸟雀糟蹋了,很多已经熟透,落得满地都是,实在太可惜了。挂断电话后,我仿佛看到了她和父亲站在村头的十字路口,翘首盼着我回家的孱弱身影……
回到老家,推开那扇熟悉的斑驳红木门,阳光正泼洒下来。院里两棵高大的柿树,枝桠伸展,黄绿色的叶子在光影里翻飞,无数簇火焰在其间静静燃烧,那饱满、圆润、红艳的果实,累累垂垂,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挂满枝头,红得热烈而自然,红得盈实而喜庆,令人心潮澎湃,垂涎欲滴,顿生温暖和丰收的满足,此情此景,难怪有诗云: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
见我回来,父亲慌忙丢下手中的活计,从竹篮里拿出几个柿子递到我手里,说:“这是刚摘下来的,专门在树梢挑的,甜,快尝尝。”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他掌心的老茧,就像那柿树粗糙的皮,衬得柿子格外红艳。接过父亲递过来的柿子,皮薄得几乎透出里头蜜浆的流动,我小心翼翼地拔下柿子蒂,轻轻撕开纸薄的外皮,红黄色的果肉晶莹剔透,一股特有的清香扑鼻,放在嘴边小嘬一口,那糯糯软软、甜甜的柿汁就进入口中,满嘴的香甜、绵润、丝滑在舌蕾上绽开,在口腔里回旋扩散,鲜鲜的、嫩嫩的,那种吃在嘴里、甜到心里的感觉,终究让我尝到了久违的味道。那味道里,带着几分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甜甜的爱意。让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咏柿子》:“岳家冲里柿如丹,高挂枝头惹嘴馋。有幸摘来咬半口,明年今日味犹甘。”
采摘柿子还是比较辛苦的。柿树下部的唾手可得,高处的便需费些周章,好在父亲“发明”了摘柿神器,只见他拿来的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前头一个用粗铁丝撑起的圆布袋绑在上面,布袋的正中间连着竹竿有一个粗铁条做的钩子,父亲双手高举,将钩子慢慢靠近柿子根蒂部,套住柿子后使劲一拧,一颗柿子便稳稳当当地落入袋中。轮到我来试,只一会儿功夫,胳膊便酸疼发沉,脖颈也仰得僵硬,看着一枚枚鼓满琼浆,光滑富有质感,色彩自然细腻的柿子,心里还是感到喜悦和惬意的。
地上的箩筐里挤满了柿子,那一刻,唤醒了我小时候内心深处跟着父亲烘柿子的柔软记忆。父亲把家里的空水缸收拾干净,底部垫上青桐树叶,将刚采摘下的半筐青黄柿子,精挑细选后随意地码放在里面,再盖上青桐树叶,将麦秸和麦糠混合点燃,产生大量的浓烟,不等到完全熄灭时,用废旧的锅盖罩在水缸上,然后,拿一块塑料薄膜覆盖在上面,并用绳子牢牢地扎紧密封,以免烟气溢出,过个几天就可以打开品尝味道鲜美的熟柿子。那柿子的美味,甜美了我的整个童年。
又是一年柿子红,映着父母鬓边的霜色。品尝柿子的时刻,是幸福、甜美的时刻,更是被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包围浸润的时刻!那深植在味蕾深处的甘甜,是儿时翘首的期盼,是生命最初始的美好记忆。就像院里这两棵经年的柿树,纵然年轮一圈圈刻下岁月的深痕,岁岁年年,枝头依然会燃起希望的火焰,年年结果,生生不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