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供暖季刚启,西安张先生的“神操作”就炸了锅:自己不用集中供暖,改用壁挂炉取暖,温度比市政供暖还高,反而向热力公司反向索要900元“热损费”,理由是“我的热量没流向邻居,反而可能帮邻居保温”。这事儿让网友吵翻了天,有人喊“干得漂亮”,也有人疑惑“这能行吗”。本文结合法律条文、真实判例和各地政策,聊聊“热损费”到底是什么、反向收费合不合法,以及普通业主遇到类似问题该怎么维权,帮大家把供暖相关的法律知识讲明白。
一、事件始末:不用集中供暖,反而要向热力公司收钱?
西安的张先生2023年入住小区时,小区还没通市政供暖,他就自己装了壁挂炉,冬天取暖温度能满足家里老人和小孩的需求。今年小区终于接入了西安市热力公司的管网,物业开始代收采暖费,可张先生一口拒绝了集中供暖。
为啥不用?张先生吐槽说,以前住别的小区时,集中供暖温度就17℃、18℃徘徊,虽然符合规定,但在屋里得穿厚外套,老人孩子冻得难受。现在自家壁挂炉供暖,温度比集中供暖还高,完全没必要换。
可物业接下来的话让他懵了:就算不用集中供暖,也得交30%的“热损费”,也就是所谓的“基础管道运营费”。物业解释,这是因为如果他家停暖,邻居家的热量会流到他家,造成热量损失,所以得缴费弥补。
张先生一听就不服气了:“热量是从高温流向低温,我家温度比集中供暖还高,不光不会蹭邻居的热,说不定还能帮邻居保温,凭啥要给他们交热损费?反过来,热力公司是不是该给我交?” 按集中供暖2800元左右的费用算,30%就是840元,张先生干脆提出要向热力公司反向索要900元“热损费”,还打了客服电话反映。
可热力公司的回应让他失望了:接线员说没有相关方案,会向上级反映,但截至目前还没给出明确答复。后来记者追问,热力公司只确认了“停暖需交30%基础热费”的规定,对反向收费的事要么不知情,要么说“管不了法规调整”,直接婉拒采访。
张先生自己也坦言,其实没指望真能拿到这笔钱,核心诉求就是希望集中供暖能真的“暖起来”:“18℃的合格线太低了,要是集中供暖能稳定在22℃左右,我愿意乖乖缴费,毕竟集中供暖更卫生安全。” 现在他还在观察邻居家的供暖温度,要是达标了,就打算放弃壁挂炉,改用市政供暖。
![]()
二、法律解读:反向收费合法吗?“热损费”到底该谁交?
这事儿之所以引发热议,核心是大家都搞不懂:“热损费”到底是什么?凭啥不用暖还得交钱?反向收费又有没有道理?咱们结合律师说法和法律条文,用大白话拆解清楚。
首先,得明确“热损费”的官方叫法是“基础热费”,收取的依据是《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热力公司的逻辑是,热具有传导性,单个用户停暖后,邻居家的热量会通过墙体、楼板流过来,导致邻居要多耗热才能维持温度;而且就算你不用,供热公司的管道维护、设备运营、抢修保障这些固定成本还在,不会因为你停暖就减少,所以得收30%的费用来覆盖这些成本。
但张先生的反向收费诉求,在法律上真的能成立吗?不能成立,因为供暖服务本质是供热合同关系,根据《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缴纳基础热费是集中供暖区域用户的义务,而不是热力公司的义务。张先生主张反向收费,既没有法律条文支持,也没有合同约定,相当于“于法无据”,很难得到支持。
不过这里有个关键知识点,大家一定要记好:不是所有情况都必须交“热损费”! 司法实践中,类似纠纷其实很多,陕西渭南就有过一起判例:业主苏某某因为热力公司供暖差,自己装了壁挂炉,还办了停暖手续,结果热力公司照样要收30%基础热费,把他告上法庭。最后法院判决,苏某某已经办了停暖手续,和热力公司的供热合同关系已经解除,不需要交这笔钱。
有两种情况可以拒绝交基础热费或要求退费:一是热力公司没履行提示义务,签合同时没明确告诉业主有“基础热费”这个条款;二是集中供暖温度长期不达标,业主能拿出测温记录等证据,就可以主张热力公司违约,有权拒绝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包括基础热费。
另外要注意,“热损费”不是全国统一的规定。现在山东、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等很多城市都已经取消了基础热费,只要按规定时间办停暖,就一分钱不用交。就连西安的邻居城市渭南,也明确说过“收取30%热费无政策依据”,这也让西安的“热损费”规定更受争议。
![]()
三、网友吵翻了!支持和反对的都把话说透了
张先生的经历发到网上后,网友们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每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
支持张先生的网友占了不少,纷纷喊“干得漂亮”:
“逻辑完全没问题啊!热力公司收热损费的前提是‘停暖户蹭热’,现在人家温度更高,根本没蹭热,反而可能帮邻居保了温,反向收费虽然激进,但道理站得住脚!”
“18℃的合格线真的太低了,冬天在家穿棉袄,这供暖和没供有啥区别?热力公司只想着收费,不想着提高温度,就该有人治治!”
“我们这儿早就取消热损费了,不用暖就不交钱,西安这规定本身就不合理,支持张先生维权,说不定能推动政策调整!”
“之前看到西安有律师起诉热力公司收空置费,一审二审都胜诉了,说明这收费不是铁板一块,只要理由充分,还是有维权空间的!”
反对的网友则更理性,觉得反向收费不现实:
“想法很美好,但法律上不支持啊,热力公司收费有地方性法规撑腰,就算觉得不合理,也得按规定来,反向要钱根本行不通。”
“供热是公共服务,管道维护、设备运营确实要花钱,就算你不用,这些成本也存在,收点基础热费是为了维持运营,不然热力公司亏了,最后还是要涨供暖费。”
“张先生的核心诉求是温度不达标,应该盯着温度问题维权,反向要热损费反而跑偏了,不如收集测温证据,要求热力公司提高温度或者退费。”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去年不用供暖,物业也让交30%热损费,我找了相关政策,发现我们这儿办停暖就不用交,跟物业据理力争后,终于没交。大家遇到这事别慌,先查本地政策,再维权更靠谱。”
结论:反向收费难实现,但这事儿该引发深思!
虽然张先生的反向收费诉求在法律上很难得到支持,但他这波操作还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让“热损费”这个争议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也戳中了很多北方业主的痛点:集中供暖温度不达标、不用暖还得交钱,这些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其实大家争论的核心,从来不是“30%的费用”本身,而是“付费能否得到对等服务”。如果集中供暖能稳定达到22℃左右的舒适温度,相信没人愿意费劲装壁挂炉、跟物业扯皮;如果“热损费”的收取能更透明,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和公示,而不是“一刀切”,业主们也不会有这么多不满。
更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城市已经取消了基础热费,这说明政策正在向“谁用热、谁缴费”的公平原则靠拢。西安作为省会城市,是否也该跟上步伐,重新审视“热损费”的合理性?对于温度不达标的问题,除了业主自己维权,相关监管部门是否能加强监督,让“18℃合格线”不再成为热力公司的“遮羞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所在的城市收“热损费”吗?你觉得不用集中供暖该交钱吗?如果遇到温度不达标或强制收热损费的情况,你会选择忍了还是维权?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经历,咱们一起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