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跑高速,发现收费站多了不少“车牌付专用道”,隔壁车道的张姐不用减速就抬杆通过,直呼“没装ETC也能秒过,也太方便了”!而我装了ETC的老司机,反而在旁边看着有点羡慕。2025年“车牌付”在23个省份全面落地,不用装设备、3分钟线上开通,确实戳中了很多车主的痛点。这就让人疑惑了:车牌付这么火,ETC是不是要被淘汰了?经常跑高速该选哪个?
1. 2025政策定调:不是“二选一”,而是“ETC+车牌付”双轨并行
很多人觉得“车牌付来了,ETC就没用了”,但2025年的官方政策早就给出了答案:两者是互补关系,根本不是替代。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升级方案》,明确要求9月底前全国完成新一代收费系统改造,核心是推行“ETC+车牌付+刷脸付”多元支付体系,目的是让不同需求的车主都能享受到无感通行,而不是淘汰某一种方式。
政策对ETC的态度很明确:不仅不淘汰,还在持续升级优化。2025年的升级版ETC新增了“双模识别”功能,平时用ETC正常扣费,要是遇到设备失灵、电量不足或者信号不好,系统会自动切换成车牌付兜底,再也不用堵在收费口找工作人员处理。而且设备也升级了,现在银行推出的“贴片式ETC”不用粘在挡风玻璃上,贴在后视镜背面就行,还是太阳能充电,无光环境下能待机180天,彻底解决了以前设备没电、粘贴麻烦的问题。
对车牌付,政策的定位是“降低使用门槛的补充方式”。2025年11月新规后,车牌付已经覆盖了广东、河南、四川、山东等23个省份,东部沿海和中部主要省份基本都能用,后续剩余7个省份也会在2025年底前逐步上线。开通流程也被政策要求简化,在微信、支付宝搜“车牌付”,上传行驶证、绑定支付账户,实名认证后3分钟就能搞定,全程不用跑线下、不用交设备费。
还有个关键政策点:差异化收费仍向ETC倾斜。2025年交通运输部推行的差异化收费政策里,明确鼓励银行和高速运营方给ETC用户叠加优惠,而车牌付大多只有新用户首月8折的短期福利,长期优惠力度远不如ETC。比如湖北2025年延续的优惠政策里,安装ETC的合法装载货车,在5%基本优惠基础上还能再享3%优惠,集装箱运输车辆甚至能享3折优惠,这些福利车牌付用户都没法享受 。
![]()
2. 实测硬碰硬:识别率、优惠力、稳定性谁更能打?
光看政策不够,咱们用2025年的实测数据和身边人的体验说话,车牌付和ETC到底谁更实用,一对比就清楚。
先看识别率和通行速度,这是跑高速最在意的点。根据行业实测数据,ETC的识别成功率能达到99.9%,靠专用的5.8GHz频段通信,抗干扰能力极强,不管是大雨、大雾还是夜间强光,基本都不会出错,过闸平均用时0.3秒,真正实现“抬杆就走”。而车牌付依赖图像识别技术,虽然平时识别挺快,平均用时2秒,但受环境影响很大,识别率大概在95%左右——下雨天车牌溅了泥、车牌有磨损,或者光线不好,都可能识别失败。我同事小王就遇到过,上个月下雨天跑高速,车牌被溅得脏兮兮,连续两个收费站都扫不上车牌付,最后只能排队走人工通道,反而比ETC用户还慢。
再看优惠力度,这是长期用车的“省钱关键”。ETC的优惠是实打实的长期福利,全国通行普遍能享95折基础优惠,不少银行还叠加了额外福利:建行、工行有“ETC通行9折+加油立减”,广发银行能领每月100元加油券,广西更是推出周五到周日外省ETC用户通行费5折的政策,优惠力度相当大。而车牌付的优惠就比较“单薄”,大部分省份都是原价扣费,只有新用户首月能享8折,后续就没有长期折扣了。算一笔明白账:一年跑2万公里高速,按每公里0.5元通行费算,ETC95折一年能省500元,要是赶上广西的5折优惠,省得更多;而车牌付除了首月,基本没优惠,长期下来差不少钱。
还有覆盖范围和兼容性,ETC完胜。ETC是全国联网无死角,不管是偏远地区的支线高速,还是新开通的收费站,都能稳定使用,而且货车、客车都支持。车牌付目前只覆盖23个省份,北京、上海、内蒙古等7个地区还没接入统一系统,跑这些地方的高速只能靠ETC或扫码支付。另外,车牌付现在只支持蓝牌、绿牌小型汽车,黄牌货车还在试点,没法用;而且单笔过路费超过100元时,车牌付会失效,得手动扫码,跑长途过省界时很容易掉链子。
3. 场景对号入座:这两类人选车牌付,三类人认准ETC
没有绝对好用的支付方式,关键看你的用车场景。2025年实测下来,这两类人用车牌付正合适,而三类人选ETC更划算,别盲目跟风。
先说说适合选车牌付的两类人:
一是偶尔跑高速的“低频用户”,比如一年就跑两三次高速,平时以市区通勤为主。这类人没必要特意去办ETC、装设备,线上3分钟开通车牌付,不用花一分钱,想用就用,不用了也不用管,完全不折腾。我邻居张阿姨就是这样,以前跑高速每次都要排队交现金,现在用车牌付,绑定微信后直接过闸,省心多了。
二是经常租车、借车的人,租车时不可能每次都装ETC,而车牌付只要绑定自己的支付账户,输入租车的车牌号就能用,不用和车辆绑定,灵活性拉满。我朋友做旅游行业,经常租车带客户出差,现在每次都用车牌付,再也不用跟租车公司要ETC卡,也不用担心还车后产生额外扣费。
再说说必须认准ETC的三类人:
一是高频跑高速的车主,比如每天通勤走高速、经常跨省自驾的人。这类人最看重稳定性和优惠,ETC99.9%的识别率不会耽误时间,长期下来的通行折扣也能省不少钱,而且升级版ETC有双模兜底,完全不用担心出问题。跑货运的王师傅就说,他每天跑高速送货,ETC不仅稳定,还能享货车专属优惠,一个月能省300多通行费,根本离不开。
二是货车司机,目前车牌付只支持小型汽车,货车还在试点,而且ETC有专门的货车优惠政策,比如湖北对ETC货车的3%额外优惠、邢台部分路段货车ETC免费通行,这些福利只有ETC用户能享,选车牌付不仅用不了,还亏了优惠 。
三是经常跑偏远地区、恶劣天气出行多的人,偏远地区的支线高速可能没覆盖车牌付,而ETC全国通用;遇到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车牌付识别率下降,ETC却能稳定通行,不会耽误行程。
4. 避坑指南:2025年选支付方式,这4个坑别踩
不管选车牌付还是ETC,这些实测中总结的坑一定要避开,不然反而会耽误时间、花冤枉钱。
第一个坑:车牌付开通时“车型选错”。很多人图省事,随手选“5座及以下”,但如果是7座SUV或MPV,过站时会显示车型不符,扣了费栏杆也不抬,只能堵在原地补差价。开通时一定要对照行驶证仔细选车型,别嫌麻烦。
第二个坑:车牌付绑定多个车辆。把家里两辆车绑在同一个支付账户,容易出现扣费混乱,甚至一辆车扣费、另一辆显示欠费的情况,最好一辆车绑定一个专属账户,避免麻烦。
第三个坑:ETC设备长期不检查。虽然升级版ETC更稳定,但也要定期看看设备是否有电、是否松动,避免过站时设备失灵。另外,别把ETC卡一直插在设备里,不用时拔出来,能防蹭刷、防盗刷。
第四个坑:跨省出行不查覆盖范围。车牌付还没实现全国通用,跑高速前一定要在开通平台查好途经省份是否支持,比如去北京、上海,现在还得靠ETC,别以为车牌付能通用而白跑一趟。
最后想说,2025年的高速支付市场,不是车牌付取代ETC,而是“主力+补充”的格局:ETC凭借稳定性、优惠力度和全覆盖,仍是高频用户、货车司机的首选;车牌付则以低门槛、高灵活度,服务低频用户和租车人群。选对不选贵,根据自己的用车频率和场景来挑,才能真正享受到无感通行的便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