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观察者网11月13日消息,彭博社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考虑一项“大胆举动”,邀请中方高层参加明年在法国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已经就此想法与德国等盟友进行了讨论,德方总体上持支持态度。
彭博社认为,随着G7影响力衰弱,特朗普政府对二十国集团(G20)态度冷淡,所以马克龙决定押注重新定义G7。
把彭博社的观点翻译成大白话,就是G7影响力下降,作为全球秩序主导者的美国有意弱化G20作用的情况下,马克龙将中国视为了G7恢复影响力,重新发挥作用的最后一块拼图。
![]()
«——【·马克龙的“大胆提议”·】——»
马克龙提出邀请中国参与G7峰会,并非临时起意,而是G7自身发展陷入瓶颈后的必然选择。
![]()
1976年成立的G7,鼎盛时期全球GDP占比达七成,以不足10%的人口掌控全球经济主导权。但全球力量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据统计,2023年G7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降至30%,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3至2021年间,G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率仅为25.7%,低于中国单一国家38.6%的贡献率。
G7的全球影响力持续弱化,在诸多全球性议题中,其决策效力大幅下降:气候治理领域,缺少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目标难以落实;全球经济复苏议题,脱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参与,相关方案缺乏落地基础;俄乌冲突、巴以局势等地缘热点问题,中国的立场与主张对推动问题解决具有重要影响,无法被忽视。
![]()
对马克龙而言,这一提议兼具国内与国际双重战略价值。国内层面,法国经济增速放缓,民生议题凸显,马克龙需要通过标志性外交成果提升支持率。
![]()
成功邀请中国参与G7峰会,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外交突破,既彰显法国作为轮值主席国的主导能力,也能向国内传递其在全球舞台具备核心影响力的信号。
![]()
国际层面,马克龙一贯主张推动欧洲战略自主,避免对美国形成过度依赖。
G7内部,美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美国对G7的投入与重视度有所下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直言“G7已严重过时”,并曾在峰会期间提前离场。
![]()
马克龙推动邀请中国,既能稀释美国在G7内部的话语权,又能推动G7从“西方专属俱乐部”向更具全球代表性的治理平台转型,强化法国在欧洲及全球外交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
上世纪90年代,G7便开始邀请俄罗斯参与相关进程,后续正式扩容为G8,虽2014年因克里米亚事件将俄罗斯排除在外,但“通过扩容增强代表性”的治理思路已得到实践。
2003年法国担任G7轮值主席国期间,曾邀请中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参与南北领导人对话会议,“G8+N”模式在此后数年间持续运行。
此次马克龙计划直接邀请中国参与核心峰会,是对过往“对话模式”的升级,本质上是顺应全球力量格局变迁、提升G7全球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
«——【·德国支持的核心·】——»
马克龙的提议若要落地,需获得G7内部核心盟友支持,德国的明确支持为该提议提供了关键支撑。
![]()
外界有观点认为德国此举是出于法德同盟的情面考量,这一解读并不全面。核心原因在于中德两国已形成深度利益绑定,邀请中国参与G7峰会对德国具有显著的战略与现实利益。
![]()
经贸合作是中德利益绑定的核心领域。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引擎,中国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24年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中德双边贸易额出现小幅波动,但仍稳定在千亿美元规模。
德国汽车、化工、机械等支柱产业对中国市场存在高度依赖:以大众汽车为例,中国市场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近40%;宝马、奔驰等车企的电动化转型,离不开中国电池供应链的支撑与中国消费市场的拉动。
![]()
G7框架下的中德直接对话,可帮助德国企业更精准传递诉求,降低地缘政治因素对经贸合作的干扰。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德国企业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多家德国车企已在中国布局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稳定的中德及中欧关系,是德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
在全球性议题上,德国对中国的合作需求同样突出。气候治理领域,德国是欧洲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推动者,而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也是最大新能源设备生产国,没有中国的协同参与,德国碳中和目标难以实现。
中德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已形成深度融合态势,众多德国企业深度参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
![]()
G7峰会提供的直接沟通渠道,可推动中德在气候合作细节上达成更多共识,其效率远超欧洲内部磋商。
能源安全领域,德国退出核电后,能源进口依赖度大幅提升,尽管当前主要依赖液化天然气,但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持续上升,深化中德合作可为德国能源安全增添重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德国与法国在推动欧洲战略自主方面存在共识。近年来,美国推行“小院高墙”政策,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施压欧洲企业与中国“脱钩”,这一要求与德国企业利益存在根本冲突。
![]()
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曾顶住压力访华,明确传递“德国反对与中国脱钩”的立场。
![]()
此次支持马克龙邀请中国参与G7峰会,是德国借多边平台重申欧洲对华政策自主性的重要举措,向美国传递“欧洲对华政策有独立判断”的信号。
![]()
德国同样清楚,若G7持续将中国排除在外,其全球治理平台的代表性与影响力将持续弱化,最终沦为“自我封闭的对话机制”;主动邀请中国参与,是提升G7全球议题主导权的现实选择。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