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的脑回路,真的挺有意思。
前2天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接受英媒采访,谈到安世半导体那档子事,嘴很硬,说这件事,即使事后来看,他仍会作出同样的决定。
好家伙,捅出这么大篓子,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都快被你们搅乱成一地鸡毛了,居然还摆出一副“我没错,下次还敢”的架势。
我看这位大臣的脑袋,和隔壁日本首相是有得一拼——都被同一条驴踢过吧?
![]()
一场精心策划的“芯片政变”,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交易
先把时间线捋清楚。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发布行政令;10月8日,当地企业法庭火速裁决。前后不到十天,就把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给“合法绑架”了——托管人家100%控股的私营企业99%的股份。
这操作熟练得让人怀疑是排练过的。
更魔幻的是他们的理由。卡雷曼斯大臣的采访透露,仅仅是“某些人去大臣办公室谈话”,就触发了冷战时期制定、从未启用的《货物可用性法案》。
啥意思?就是几个不明身份的人关起门来聊了会儿天,荷兰政府就急不可耐地举起四十年前生锈的大棒,砸向一家正常经营的中资企业。
说好的法治国家呢?说好的契约精神呢?
这让我想起街头混混的套路:先找个莫须有的借口把你家店给砸了,然后叉着腰对围观群众说:“我这是为了整条街的安全考虑!”
![]()
荷兰经济大臣
芯片战争的真相:有人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结果把球场给炸了
咱们得搞清楚,在荷兰政府插手之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是什么状态?
四个字:稳定运行。
安世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芯片供应商,生产线没停过,订单没断过,各家车企的零部件供应也都妥妥的。
但荷兰这一通操作直接引爆了核弹。
他们美其名曰“维护安全”,实际干了三件蠢事:
第一,开了个恶劣先例——今天能无缘无故托管中资企业,明天就能用同样手段对付任何外资企业。荷兰苦心经营的营商环境招牌,被他们自己砸得稀碎。
第二,把企业矛盾升级为系统性风险。现在倒好,安世(荷兰)拒绝向中国企业提供晶圆,还发律师函阻止中国代工厂对外供货。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高管估计都在办公室里骂娘了。
第三,也是最讽刺的——他们口口声声要维护“供应链安全”,结果自己成了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
中国的后手,远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
现在最搞笑的是什么?是中方同意荷方派人来磋商,他们居然还以为这是示弱的表现。
醒醒吧,这是给你们的最后台阶。
要我说,中国手里的牌,随便打几张就够他们受的。
第一张牌:国产替代加速牌。
安世一断供,国内车企转头就找上了华润微、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据业内消息,28纳米以上车规级功率器件的国产线产能利用率,已经从75%飙升至90%以上。而且交货周期比安世还短。
第二张牌:原材料反制牌。
别忘了,芯片制造需要的关键原材料——比如那些高纯度化学品和特种气体,中国是全球主要供应国。你卡我成品,我能不能卡你原料?
第三张牌:市场准入牌。
荷兰除了芯片,还有农业、高端设备、光刻机零部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真要把桌子掀了,谁损失更大?
![]()
勿谓言之不预:中国的耐心不是无限的
现在中方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要谈可以,但要带着建设性方案来,不是来做做样子、旧调重弹。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别光耍嘴皮子,拿点实际行动出来。
如果荷方继续执迷不悟,我觉得下一步很可能出现以下场景:
首先,中方对荷兰其他领域的投资审查会突然“严格”起来。
其次,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荷兰企业,会突然发现通关时间变长了,检验标准变苛刻了。
最后,全球媒体上会出现更多关于荷兰投资环境风险的深度分析报告。
到时候,卡雷曼斯大臣今天的“绝不后悔”,会不会变成明天的“悔不当初”?
![]()
荷兰曾经是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凭借务实精神在欧陆闯出一片天。但现在某些政客的所作所为,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活在过去的殖民旧梦里。
别忘了,现在是中国工厂决定着全球芯片的封装测试能力,是中国市场消化着全球大部分的电子产成品,是中国企业支撑着半导体产业链的半壁江山。
你们强行托管中资企业股份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你们坐视安世拒绝供货的时候,怎么不考虑全球供应链?
现在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给谁看呢?
最后送他们一句中国老话:勿谓言之不预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