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中国商务部再次释放积极信号,强调全力推动安世半导体(中国)恢复供货;
一边是荷兰方面仍在坚守所谓的“审批控制”,否认张学政恢复CEO的传闻。
![]()
这一中荷之间围绕半导体企业控制权、供应链恢复的拉锯,像极了当前全球芯片格局的一个缩影。
看似只是某家企业的纠纷,实则牵动着供应链稳定、企业信心和产业未来的博弈。
谁在推动合作?谁又在设置障碍?答案或许已经越来越清晰。
接下来,小清都带着大家一起来完整梳理这场跨国“拉锯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背后隐藏的全球意义。
![]()
![]()
从11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来看,中国方面的态度非常明确——推动供应链稳定、支持企业正常运营、反对外部干预。
发言人直接指出,荷兰政府不当介入安世半导体内部事务,已经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波动。
这种表态,不仅是对单一事件的回应,更是一次关于规则、公平与自主的宣示。
![]()
过去几年,全球半导体被地缘政治推到风口浪尖,供应链安全成了各国竞相谈论的关键词,而中国的立场其实始终如一——开放合作、产业共赢。
正因如此,当中方表态称“已经及时批准符合条件的出口许可,并给予豁免以促进供货恢复”时,释放的其实是稳定与善意的信号。
但现实常常带着刺,荷方至今仍未放松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干预。
对一家全球性半导体公司来说,这就意味着供应的不确定、订单的风险、甚至客户信任的流失。
更深一层来说,它暴露了欧洲部分国家在对华关系上的“模糊与摇摆”——嘴上强调市场化和公平竞争,但在关键节点,却让政治凌驾于商业逻辑之上。
而中国的商务部回应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格外坚定,中方的发言中,多次重申“希望荷方以负责任的态度与中方相向而行”。
![]()
这实际上不仅是对荷方的提醒,也是在向全球投资者传递一个信号:中国仍然是最重视产业链安全、最讲信用的制造大国。
![]()
矛盾真正引爆的导火索,是晶圆供应的中断,安世半导体的中荷双方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严重分歧。
荷兰方面声称安世中国未及时支付晶圆货款而暂停供货,而安世中国则反驳称荷方才是拖欠逾10亿元人民币的关键一方。
![]()
这样一场“口径对立”的指控,看似是财务纠纷,但背后其实是控制权的较量。
晶圆,是芯片制造的命脉,其供应受阻意味着生产环节可能被掐断,而在半导体产业链极度紧密的今天,这种中断极容易造成连锁反应。
对闻泰而言,安世如果因为国际政治因素陷入停摆,整个集团的盈利链条都将受影响。
![]()
不过,与荷兰的“暂停供货”不同,中国这边显得准备充分,安世(中国)方面正在积极采取多套预案,包括加紧验证新晶圆产能、储备库存以维持客户供货。
这种行动其实展现了中国企业的韧性和危机应对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早已习惯各种不确定性,而如今面临行政干涉、供应中断的挑战,依旧能够维持生产、保障客户订单,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任的体现。
![]()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国际信誉并没有因为外部干扰受损,反而通过危中应变,展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掌控力。
这一幕,其实和几年前的“中兴事件”或“华为禁令”如出一辙,面对外部风险,中国产业链逐渐学会了自主求稳。
从上游材料、设备,到下游封测、代工,再到关键设计软件的布局,都在加速国产替代和多元采购的步伐,这不仅是被动防御,更是主动出击。
![]()
因此,安世事件虽然短期会带来一定阵痛,但从长期看,它会促使更多中国半导体企业加快自主化步伐,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
换言之,荷方的行政干预,可能最终反而加速了中企的成长。
![]()
国际半导体争端的实质,其实是一场规则之战,谁拥有制定和执行产业规则的权力,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过去几十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明确,从美国的设计、欧洲的设备,到亚洲的制造和封测,形成了一条高效的跨国链条。
![]()
但如今,一旦政治干预渗入,这条链条就开始松动。
安世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在美国收紧出口、欧盟推动“芯片法案”的背景下,荷方的举动也许并非孤立,而是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的一部分。
如今,安世半导体的供货纷争再度提醒我们——任何单方面的封堵行为,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
欧洲若继续放大所谓“安全审查”的行政权,失去的将不仅是中国市场,更可能是整个亚洲供应链的信任。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消费电子市场,本身就是半导体需求和创新的重心,离开中国市场谈芯片安全,无异于舍本逐末。
中方的做法其实在为全球稳定“兜底”,在安世事件中,中国政府主动批准出口许可,实行豁免政策,反而在努力恢复流通秩序。
![]()
这样的姿态对比荷方的管控形成鲜明对照,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样本:如果每一次贸易摩擦都能以建设性方式解决,全球产业链就不会反复陷入僵局。
这种稳健的思路,也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在安世半导体事件中,中国选择了开放与合作,荷兰却选择了行政审查,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今天全球化困境的写照。
![]()
半导体产业是人类科技合作的结晶,不是政治博弈的筹码,中方所展现的姿态,正是希望产业回归理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市场规律回归市场。
未来的全球芯片格局,一定不会由行政命令决定,而将由谁能提供更可靠、更开放、更负责任的解决方案来决定,而中国已经用行动表明:我们要做维护产业合作的建设者!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