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这不仅是毛主席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更是一直到了今天,所有国人的共识。稍微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比起“联合国军”来说,装备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
就是在这样怎么看都是“败局”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们硬生生用智慧和生命,闯出了一条“生路”,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如今再提起这段历史,肯定有不少人都难免感到好奇:装备差了那么多都能够胜利,那要是志愿军换上美式装备会怎么样呢?
其实,这个假设还真不是没有可能,当初,38军中就有这样一个师,近乎完美地演示了这一假设。
![]()
1950年冬,朝鲜半岛的寒风裹着雪粒,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人脸上。
![]()
刚打完德川战役的志愿军38军113师的战士们,还没来得及拍打身上的硝烟,就接到了一道十万火急的命令:14小时内奔袭72.5公里,抢占三所里,堵住美第9军的南逃退路。
这道命令像一块巨石砸在师长江潮心头。德川一战虽然歼灭了李伪军第2军团,可部队的弹药也快打光了,每人身上只剩30发子弹,手里的三八式步枪还是“万国造”里凑数的家伙事儿。
“没弹药,就算跑到三所里,也挡不住装备精良的美军。”团长王扶之的声音里满是焦虑。
当时,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被美军飞机死死盯着,前送物资难如登天,要是等后勤送弹药来,战机早就没了。江潮蹲在雪地里,盯着德川战场的方向出神,突然一拍大腿:
“敌人跑得急,战场肯定没来得及清理,咱们去捡他们的‘破烂’!”
![]()
夜幕下,十几个搜索小分队就悄悄摸回了德川战场。雪地里,被遗弃的美军卡车横七竖八,打开车厢一看,战士们眼睛都亮了:整箱的M1伽蓝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还有勃朗宁轻机枪、迫击炮炮弹,堆得像“小山”。
有的战士更是忍不住感叹“这哪是破烂,简直是聚宝盆!”战士们顾不上寒冷,扛起弹药箱就往回跑,有人连敌人丢下的棉大衣都来不及脱,裹着就往队伍里赶。
清点物资的时候,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光武器弹药就装了上百卡车,还有足够全师吃6天的午餐肉罐头和C口粮。之前每人只有30发子弹,现在直接涨到120发,外加8颗手雷;轻机枪配了1200发子弹,重机枪更是分到3000发,迫击炮也备足了60发炮弹。
19岁的机枪连指导员陈生秀摸着崭新的M1卡宾枪,忍不住念叨:“打了这么多年仗,手里从来没这么富裕过,这回真是‘发财’了!”
![]()
战士们纷纷扔掉老旧的三八式步枪,换上美式装备,连身上的薄棉衣都换成了缴获的美军厚大衣,一个个精神头十足。
![]()
装备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难题又来了:要在14小时内跑完72.5公里的山路,重武器根本带不了。
江潮咬咬牙下令:“轻装简行!除了随身武器弹药和少量干粮,其余东西全留下,哪怕爬也要爬到三所里!”
![]()
11月27日晚,队伍借着夜色出发了。当时朝鲜正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最高气温只有零下20摄氏度,山路上结满了冰,稍不注意就会滑倒。
战士们把美军风挡镜拆下来当“雪铲”,刨开结冰的路面;有人腿抽筋了,就扶着枪托一瘸一拐地跳着前进;实在走不动的,就抓住前面人的子弹袋被拖着走。
陈生秀后来回忆,那一路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气声和脚步声,不少战士的脚冻得又红又肿,甚至有人冻掉了脚趾,可没人叫苦,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在美军前面到达三所里。
这趟急行军,113师付出了200多名非战斗减员的代价,很多战士累得口吐白沫,一到休息点就直接瘫在了雪地里,可只要哨声一响,立刻就能爬起来继续前进。
![]()
天快亮的时候,麻烦却再次找上了门。美军侦察机开始在天空盘旋。没有空中掩护的志愿军,在白天就是活靶子。副师长当机立断:“扔掉伪装,大摇大摆地走!”
战士们按照命令,排着整齐的队伍,戴上缴获的南朝鲜军头盔,故意把队形走得“杂乱无章”。美军飞行员从空中往下看,只见这支队伍穿戴五花八门,以为是溃散的南朝鲜部队。就这么一个大胆的伪装,让113师在美军眼皮子底下顺利通过了最后15公里。
11月28日上午,113师终于抢在美军之前抵达三所里。
战士们顾不上休息,立刻动手挖掘战壕,把缴获的吉普车横在公路上当障碍。刚修好简易工事,远处就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美第1师5团杀到了。“打!”随着一声令下,阵地上的美式机枪、步枪同时开火,美军的先头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
美军侦察连没撑多久就只剩下4个人,5团赶紧调整战术,兵分两路冲击高地,还调用了飞机和火炮支援。可113师的战士们握着趁手的美式武器,火力一点不落下风。M1卡宾枪射速快、后坐力小,战士们精准射击,把冲锋的美军压得抬不起头。
激战一下午,美军没能前进一步,只好绕开三所里,往龙源里方向逃窜。江潮早就预判到敌人会换路,当即命令335团火速赶往龙源里的松骨峰,堵住这最后一道缺口。松骨峰海拔288.7米,山脚就是公路和铁路,是美军南逃的必经之路。
35团1营3连抢先占领了松骨峰东侧的无名高地,还没来得及修筑工事,美军第2师的溃兵就像潮水般涌了过来。“打退敌人,守住阵地!”排长王金侯大喊一声,带领战士们冲了上去。机枪手杨文明瞄准第一辆汽车,一扣扳机就将其击毁,公路瞬间被堵死。
美军不甘心失败,在100多架飞机、10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飞机投下的燃烧弹把阵地变成了火海,炮弹炸起的雪块和泥土混在一起,战士们的棉衣被烧着了,就在雪地里打滚灭火,继续战斗。
![]()
弹药打光了,战士们就扔手榴弹,手榴弹用完了,就端起刺刀和敌人肉搏。机枪连2排长陈宝贵被烧得看不见了,还高呼着“共产党员经得起考验”,鼓励大家坚持;有的战士被敌人的坦克压住了腿,就拉响手雷和坦克同归于尽。
这场血战打得天昏地暗,阵地上尸横遍野,3连最后只剩下不足30人,却死死守住了阵地。
![]()
就在松骨峰激战的同时,三所里的狙击战也没停。美军南逃部队和北援部队相隔不到1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合。
113师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就像钢钉一样牢牢“钉”在阵地上。陈生秀所在的连队打到最后只剩下21个人,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用刺刀拼,硬是没让敌人前进一步。
![]()
12月1日,志愿军西线部队完成合围,围绕价川对敌人展开了全面歼灭。美第2师遭遇毁灭性打击,从一万多人锐减到不足八千人,重装备全部抛弃,个人装备只剩下一多半,土耳其旅大部分被打垮,美第25师也遭受重创。
此战,113师共歼敌3000余人,缴获汽车500余辆,彻底切断了美军的退路,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战报传到志愿军总部的时候,彭德怀司令员激动不已,亲自拟写了嘉奖电报,最后特意加上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话:“第38军万岁!”这封电报传到38军阵地上的时候,战士们欢呼雀跃,所有的疲惫和伤痛都烟消云散。
![]()
38军113师的这场远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是步兵行军史上的纪录;靠缴获的美式装备打赢阻击战,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典范;伪装成敌军骗过侦察机,展现了志愿军的机智灵活。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
很多人会问,要是志愿军全军都换上美式装备,会不会打得更轻松?其实也不一定。美式装备虽然先进,但也有不少短板。
朝鲜的严寒天气让美式武器容易卡壳,而且配件杂乱,志愿军没有完善的维修体系,武器坏了很难修复。
更重要的是,志愿军的战术核心是灵活机动的穿插迂回,要是带着沉重的美式重装备,行军速度会大大降低,反而失去了优势。113师当时就只带了轻武器,把重炮都留在了德川战场,这才实现了快速穿插。
![]()
这场战役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胜利。它彻底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38军“万岁军”的威名传遍全国。而113师在第二次战役中的壮举,成为了这段历史中最耀眼的篇章。
那些年轻的战士们,有的牺牲时还不到20岁,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为祖国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
如今,三所里、松骨峰的硝烟早就已经散尽,我国也已经有了十分先进的军事装备,但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