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个婚,把侄子宠成债主。”——38岁的陈梦在直播间里哭着说完这句话,弹幕瞬间刷屏:同款婶婶、同款欠债、同款半夜替他还白条。
她开小花店,每天四点起床去批花,十点开门,晚上还要给十六岁的林凡点外卖。不是亲儿子,胜似亲儿子:最新款iPhone一出,她直接拿自己信用卡刷;林凡说“宿舍床硬”,她立刻给订五星酒店长住;凌晨两点,孩子一句“饿”,她穿着睡衣送烤串。
不到一年,孩子捅出二十万赌债。催债电话打到她店里,她还在心疼“孩子怕催收声音大”,先替他还了最低还款。
![]()
结果呢?林凡把她的亲密当成提款密码。心理学上那句老话,补偿式溺爱=把自家空洞塞给别人,谁空谁倒霉。陈梦婚姻散场,把“有人需要我”当成止疼片,一口气喂给侄子,药量超标,直接成瘾。
更瘆人的是边界消失。她给他副卡,他顺手刷掉她三个月进货款;她深夜送汤,他穿着内裤开门接;她说“咱娘俩过”,他回“那你养我一辈子”。亲情外衣下,早成了共生绑架:她怕再被抛弃,他认准“姑姑不会说不”。
![]()
等债主堵到花店门口,她才第一次说“不”。让林凡写借条,去她店里搬花、送外卖,挣一百还一百。孩子当场炸了:“你不是我家人吗?”——看,之前给糖,现在给巴掌,落差太大,直接掀桌。
这事烂尾得一点也不意外。溺爱就像打白工,开头白给,后面想收工资,谁干?
![]()
我小区也有个“陈梦”,给外甥买万元球鞋,外甥逃课被劝退,她还在学校门口哭“孩子心里苦”。旁观者都懂:苦的不是孩子,是她自己——把爱刷成无限额,欠账早晚爆雷。
想收场,只有一招:把“我养你”换成“你欠我”。亲是亲,钱是钱,先学记账,再谈感情。
别等二十万滚成两百万,才想起教他人情有价。 爱一旦不要利息,最后就是高利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