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福熙”号正式脱下法国海军的军装,最后以1200万美元卖给巴西,改名为“圣保罗”。
![]()
船一到巴西,这事儿就没那么干净利落了。卖的时候法国把一些敏感的电子设备和部分技术资料拆走了,像ARBB-34电子干扰机这类成套装备就被列为不能交付,但两台BS5蒸汽弹射器的硬件却还在船上。议会里有人担心,这么做会不会不小心把关键能力“放出去了”。国防部那边的说法是“重要部件已经拆除,买家是友好国家”,可争议还是存在。巴西接手后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去适配、修理,最后也没有把它维持在法国服役时那种稳定状态。说白了,把一艘用了几十年的老航母卖过去,不只是买卖合同,还是技术链、外交关系和后勤能力的一次大考。
回看它的“履历表”,就能明白为啥这么多人对这艘老舰念念不忘。舰龄算上法国那边的日子已经有三十七年,航行总里程超过82万海里,累计出动舰载机大约13万架次。它见证过冷战的紧张,也参加过局部冲突和后冷战的多次实战任务。比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舰上攻击机出动约220架次,使用MK82和BLU-107这类反跑道炸弹,报告里写着摧毁了伊拉克南部7处军事目标,包括两个导弹发射阵地。与此同时,承担反潜巡逻的“贸易风”型飞机大约飞了190架次,负责海面巡逻和保障补给线。那段时间它还经常给法国的水面舰艇做防空掩护,多次对伊拉克的导弹预警做出拦截响应,任务挺密集的。
![]()
90年代中后期,它在巴尔干半岛也没闲着。1995年在亚得里亚海出动航空兵力,配合联合国和盟军执行对地打击任务,为谈判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999年科索沃行动时更是高强度出动,舰载飞机几百架次起降投弹,投放了不少精确制导武器,按档案记载,这是它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实战行动。档案里对投弹次数、目标类型都有详细记录,不是随口说说。
把时间往前翻,它在冷战高峰期的日常也很“忙”。从1964年开始就在大西洋和西非一带巡航,任务包括护航、侦察和保护法属海外利益。1968年参与加蓬的军事支援行动,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1975年黎巴嫩内战期间驶入东地中海,做撤侨任务,舰载机为撤离船队护航,记录里还提到拦截过几次敌方的无人机,整体撤离比较顺利。长期的高出勤率,让它成了法国能快速投送空中力量到多个海区的可靠工具。
![]()
说到“身体”构造和改装历程,这舰从下水到退役一直在改。一开始1963年服役时的标准排水量大约27400吨。1980年第一次大改装后,加入了新的对空雷达和电子战设备,排水量升到27900吨。到1991年第二次升级时又因为装甲和弹药舱扩容等因素,标准排水升到28500吨,满载排水从最初的32800吨增加到33750吨。改装重点围绕雷达、电子对抗、甲板承重和弹射系统,为了适应更新、更重的舰载机做了不少工作。
尺寸上也有清楚的数据:水线长约238米,总长约265.5米,水线宽31.7米,飞行甲板最宽处约51.2米,满载吃水约8.6米。甲板和机库有一定厚度的装甲:飞行甲板15到20毫米,机库甲板20毫米,按当年的标准能承受250公斤级航空炸弹的直接命中。舰体内部分为多层甲板和若干水密舱段,设计上要求任意三个相邻舱段进水也不能让船沉没,这点在技术资料里写得挺明白。
![]()
推进系统还是老一套蒸汽锅炉加蒸汽轮机:四台ACM蒸汽轮机配合六座贝尔维尔锅炉,总功率约126000轴马力,双轴推进。海试最高速记录差不多31.7节,官方参数写的是32节。日常巡航24节,经济航速18节时原本续航约7500海里,高速28节时续航约3500海里。燃油舱能装4000吨柴油,另有约620吨航空燃油。1987年的一次改装在燃烧效率和热隔离方面做了改进,据说燃油利用率提高了13%,18节经济航速下续航提升到约8300海里。锅炉和轮机的维修周期也因为这些升级变长了,便于更久出海执行任务。
舰载机和弹射回收是战力的核心。1963年至1980年代理论载机量是40架,实际运转大概37架,主要机种是F-8E(FN)型战斗机和“军旗”IVM攻击机,还有反潜机和直升机。1980年后,用“超级军旗”替换部分攻击机,反舰和反潜能力加强。1991年改装后为了适配更多电子设备和维护需求,最终载机数约33架,包括15架“超级军旗”、几架F-8E和反潜机。弹射器为两部BS5蒸汽弹射器,原始弹射力45吨,改装后提升到49吨;拦阻索能承受约23吨的拦阻重量;升降机载重可达38吨,能应付更重的舰载机。
![]()
飞行甲板面积接近12000平方米,轴向甲板和斜角甲板长度分别约90米和163米,机库约180米长、24米宽、7米高,能分区停放和维保多架飞机。设计时把舰岛缩短了约2米,这样甲板上的临时停机位能多两个。电动吊车、维修平台和升降机这些配套设施让机库到甲板的转运效率比较高,通常把一架飞机从机库升到甲板只要几十秒。一次回收十架飞机大约需要24分钟,这类效率数据在行动报告里有记录。
武器系统随着年代分期升级。60年代初以100毫米自动炮和20毫米机炮为主,1980年改装时引入了“响尾蛇”防空导弹替代部分大口径火炮,到了1991年又加装近防武器和干扰火箭。反潜方面保留了三联装鱼雷发射管,直升机也能放下声呐执行反潜任务。电子战和雷达设备每次升级后都能扩大探测和干扰半径,配套系统跟上就能增强生存能力。
![]()
人员编制也有变化。1963年标准编制约1342人,含航务和航空人员。1980年改装后因增加雷达与电子设备,编制上升到约1390人;1991年改装后航空人员有所缩减,总编制在1360人左右。执行两栖运输任务时还能临时搭载约200名陆战队员,峰值人员数接近1560人。舰上各部门分工明确:甲板作业、航空维护、动力轮机、战斗防御、后勤医疗等都有专业小组,效率和人员配比在内部记录里能查到。
通信和指挥保障也跟着时代换代。对空雷达在几代改装后探测距离提升到两百多公里,卫星通信从早期型号换成第二代“锡拉库斯”系统。舰上医院设有手术室和几十张病床,1991年后又增设了重症监护室,食品储备能支持舰员大约两周的日常口粮。这些配套让它在远海常态部署时相对自给自足。
![]()
这艘航母的设计和实战经验后来也为法国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参考。舰岛布局优化、弹射器功率提升、甲板安排这些点子被部分吸纳进“戴高乐”号的设计里。不少在“福熙”号服役过的舰员和飞行员后来成为“戴高乐”号的骨干,这在内部报告里也有提及。
2001年它到达里约后正式进入巴西服役,巴西方面试图把这艘中型航母调整到本国的作战和维护体系里,但始终没能让它像法国服役时那样长时间稳定运行。2018年因故障退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