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建得再宏大,‘最后一公里’衔接不畅也是白搭!”作为南京铁路版图的“新巨无霸”,南京北站3场16台30线的硬核规模早已刷屏——集高铁、城际、普速于一体,未来将接入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宁宣城际等6条重要线路,妥妥的辐射苏北、皖北的超级交通枢纽。但业内和市民都心知肚明,这座枢纽的客流兴衰、运营成败,最终取决于“最后一公里”的衔接是否顺畅,这步棋走不好,再亮眼的规划也难落地见效。
![]()
先说说南京北站的“硬实力”有多能打。3场16台30线的站台规模,不仅远超南京南站初期规划,在全国地级市枢纽中也名列前茅,能同时承接多条线路的始发、终到及通过需求,彻底打破南京北部交通枢纽的空白。接入的线路更是个个“分量十足”:北沿江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骨干,连接上海、南京、合肥,是长三角东西向的黄金通道;宁淮城际设计时速350公里,40分钟就能直达淮安,打通南京向北辐射苏北的快速通道;宁宣城际串联南京、宣城,助力长三角南部城市协同发展;再加上宁启铁路、京沪铁路、宁滁蚌城际,未来这里将成为苏北、皖北群众进入南京主城,进而衔接长三角核心区的“第一门户”。
按照规划,南京北站初期年发送旅客可达2000万人次,远期将突破4000万人次,相当于每年为南京新增一座“千万级客流枢纽”。但这些庞大的客流,不会凭空“走进”枢纽——从市区、周边区县到北站的通勤是否便捷,从北站出站后到目的地的换乘是否高效,这“进得来、出得去”的“最后一公里”,才是决定大家是否选择北站出行的关键。
![]()
当前南京北站的“最后一公里”衔接,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核心围绕“公路+地铁+公交”三维立体网络展开,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公路方面,目前已规划多条快速路对接北站:江北大道快速路作为主干道,将直接延伸至北站枢纽核心区;浦泗快速路、雍六高速改扩建工程也在推进,方便苏北、皖北方向的车流快速接入;同时还规划了枢纽内部的环形匝道,实现高铁与高速、快速路的无缝转换。但部分路段涉及征地拆迁和现有道路改造,施工周期长,如何确保与北站主体工程同步完工,是不小的考验。
地铁是“最后一公里”的重中之重,也是市民最关注的出行方式。目前规划地铁4号线北延、地铁18号线(南北快线)两条线路直达北站。其中,地铁18号线堪称“通勤神器”,设计时速160公里,从北站到南京南站仅需20分钟,到禄口机场也只需30分钟,能快速串联南京三大交通枢纽;地铁4号线北延则覆盖江北核心区,方便沿线居民直达北站。不过,地铁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目前两条线路仍处于前期审批阶段,能否在北站启用前通车,直接影响初期客流吸引力——如果地铁不通,市民只能依赖公交或自驾,通勤时间大幅增加,很可能放弃选择北站出行。
![]()
公交和短途接驳方面,规划将开通多条始发公交线路,覆盖江北新区、六合区及周边乡镇,同时设置长途客运站,衔接滁州、蚌埠、淮安等周边城市的短途客流。此外,还将建设大型停车场、网约车集散区和共享单车停放点,满足不同出行需求。但这些配套设施的布局是否合理、运力是否充足,仍需进一步优化——比如公交站点与高铁出站口的距离是否过远、高峰期运力能否跟上,这些细节都直接影响出行体验。
为何“最后一公里”如此关键?看看南京南站的初期情况就知道。南站建成初期,曾因地铁衔接不完善、公交线路偏少,导致不少市民吐槽“到得了南站,进不了市区”,客流增长一度不及预期。后来随着地铁线路加密、快速路贯通,才逐渐成为全国最繁忙的枢纽之一。南京北站若想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把“最后一公里”衔接做到位。
![]()
对普通市民而言,“最后一公里”的便捷度直接决定出行选择。如果从南京主城到北站坐地铁只需20分钟,谁还愿意绕行其他枢纽?但如果需要转乘多次、耗时超过1小时,即便北站线路再多,大家也会望而却步。对枢纽运营来说,客流是生命线——只有“最后一公里”顺畅,才能吸引足够多的旅客选择北站,让6条接入线路的运力充分释放,进而带动周边商业、服务业发展,形成“枢纽+产业”的良性循环。
目前,南京北站主体工程已进入关键建设阶段,“最后一公里”的各项衔接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南京市交通部门表示,将全力确保地铁、快速路等核心衔接工程与北站同步建成、同步启用,同时优化公交、网约车等接驳方案,让市民“进得来、出得去、走得顺”。
![]()
未来,当南京北站正式启用,3场16台30线的宏大枢纽搭配顺畅的“最后一公里”衔接,这里不仅会成为南京北部的交通核心,更会成为辐射苏北、皖北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中心。而这“最后一公里”,看似是衔接的“小事”,实则是决定枢纽成败的“大事”。只有把这步棋走稳走实,南京北站才能真正发挥超级枢纽的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