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假期,让我对这两台车有了全新认知。6月份刚提的小米SU7标准版,花了22万裸车价,落地23万出头。朋友去年买的特斯拉Model 3,当时落地接近28万。5万块的价差,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说真的,停车场里两台车并排,差距一目了然。
小米SU7那种轿跑式设计真的抓眼球,流线型车身加掀背造型,光看外观就值回票价。国庆开回县城,堵车时旁边车主都在往这边看,有大爷专门走过来问"这是什么车,真好看"。
特斯拉Model 3呢?设计确实简洁,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尤其是改款后的尾部,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奇怪,没有之前那种高级感了。
内饰质感
进到车里差距更明显。小米那套内饰确实下了功夫,Nappa真皮座椅包裹性强,三块屏幕分辨率高得吓人,整个中控台环抱式设计很有档次感。门板用料也厚实,关门声音很沉稳。
特斯拉就是另一个极端了——极简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偷工减料。除了中控那块15寸屏,基本没啥亮点。座椅皮质摸着硬邦邦,门板全是硬塑料,关门声音听着就廉价。朋友开玩笑说这车就是"一个大iPad绑在四个轮子上"。
智能化体验
这方面小米确实把特斯拉按地上摩擦了。
HyperOS车机系统流畅得像旗舰手机,语音识别准确率高到离谱,连我爸的家乡话都能听懂。导航、音乐、视频、游戏全都有,生态完整度很高。
最让我惊艳的是AR-HUD抬头显示,导航信息直接投在挡风玻璃上,转弯箭头就像游戏画面一样直观。从特斯拉换回小米时,这功能让我觉得像是从诺基亚换到了iPhone。
特斯拉的系统虽然不算差,但明显是为欧美用户设计的。本土化不够,很多功能依赖网络,山区信号不好时经常卡死。语音助手对中文识别也一般,地名经常听错,导航到错误地方好几次。
不过话说回来,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确实甩小米几条街,这点雷军再怎么吹也没用。
动态表现
加速方面特斯拉确实有优势,5.6秒破百比小米的6.9秒快了不少。高速超车时那种推背感确实爽,但日常使用中6.9秒已经完全够用了。
底盘调教上小米更适合国内路况。过减速带时滤震到位,高速稳定性也不错。特斯拉悬挂偏硬,走烂路时颠簸明显,我妈坐一趟就说腰疼。小米后排舒适性明显更好,长途坐着不累。
转向手感这个见仁见智,特斯拉更直接,小米更舒适。我个人更喜欢小米那种轻松的调校。
续航充电
续航数据上小米700km对特斯拉556km,但实际使用中都达不到官方数据。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实际续航衰减比小米小。朋友那台车跑了快2万公里,实际续航还能达到官方85%左右。我这台新车只能达到80%左右。
但充电速度小米确实快,超级充电桩10-80%只要27分钟,比特斯拉35分钟快了不少。国庆高速服务区充电,时间刚好够上厕所吃饭,回来就差不多了。
服务水平
小米服务确实用心,提车时销售详细讲解每个功能,还送了不少实用配件。三个月收到两次OTA升级,每次都有实质性改进。
唯一问题是售后网点少,车门把手出小毛病预约维修等了一个多月。
特斯拉服务就显得冷淡了,朋友说预约保养经常要等两周,服务态度也一般。OTA更新倒是频繁,但多数是修bug而不是加功能。好在网点多,维修相对方便。
最终结论
七天对比下来,我觉得这5万差价确实有道理,但优势在小米这边。
22万买到的配置和体验,放在特斯拉上可能要30万以上。外观内饰、智能系统、舒适性三方面小米都有明显优势,唯一差距就是加速性能和自动驾驶。
但对普通用户来说,6.9秒破百够用了,而且小米还有性能更强的Max版本可选。
朋友坐了一圈我的车后若有所思地说:"早知道等等买小米了。"这可能是最好的评价。
购买建议
如果你预算在25万左右,更看重智能体验、内饰质感和舒适性,小米SU7标准版是更好选择。
如果你特别在意加速性能和自动驾驶技术,愿意为此多花5万,特斯拉Model 3也不错。
不过按雷军的风格,小米在自动驾驶方面应该很快会追上来。毕竟这是把"Are you OK"说成全球梗的雷布斯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