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胖东来的操作让整个零售业炸了锅。
以前谁想学它的模式,多少还能蹭到点免费帮扶,现在倒好,3小时的个人分享要50万,高端研学直接标价100万一人,每年就收10个企业家。
![]()
就连企业参访,每人都要2万,还得先过资质审核这一关。
胖东来敢这么定价,确实有底气。
2025年于东来在行业大会上透底,公司没一分钱贷款,账上趴着41亿现金。
到10月份的时候,销售额已经超184亿,单店年均销售额能到11.3亿,许昌时代广场店更是创下44.14亿的年销纪录。
![]()
这成绩放在零售业普遍不景气的当下,简直是降维打击。
也难怪大家挤破头要学它。
从2024年开始,永辉、物美这些头部超市就带头跟风。
永辉2024年6月在郑州开了第一家胖改店,到现在已经超200家;物美今年3月在北京落地首家,之后直接把调改目标从30家提到100家。
![]()
我前段时间特意去逛了永辉和物美的胖改店,进门第一感觉就是“眼熟”,标语、货架摆放、甚至洗手台的设置,跟胖东来几乎一模一样。
但逛得越久,越能发现不对劲。
永辉的洗手台看着干净,实则水渍没人擦,一次性杯子拿完了半天没人补;物美倒是学来了直饮水和宠物寄存箱,可高峰期茶饮供应根本跟不上。
![]()
这些细节在胖东来几乎不会出现,鲜切水果4小时就打折,8小时直接报损,每个商品都标着使用方法,就连婴儿吃的水果都精确到月份提示。
为啥会有这么大差距?我觉得核心是员工的状态不一样。
胖东来的员工是真的“眼里有活”,而模仿店的员工更像“按流程办事”。
物美胖改店的负责人许丽娜也说过,刚开始抄服务项目,员工都是等东西没了才补货,后来只能定规矩,剩三分之一就赶紧补,还得责任到人。
这背后其实是福利体系的差距。
![]()
胖东来员工平均月收入超9000,每周工作不超36小时,年假能有30到40天,还有10天自由假。
员工受了委屈,被指责能拿5000以上补偿,被辱骂直接补1万以上。
收银员有座椅,高温岗位有空调服,这些福利不是摆设,是真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反观模仿企业,大多是“量力而行”。
物美给北京员工开6000起薪,年假10天起步;永辉搞了利润共享,41家稳态调改店发了2634万奖金,但员工还是吐槽考核严、常加班。
![]()
有个叫陈明的永辉员工说,本来冲着高时薪来的,结果扣分就扣绩效,请假还难。
员工心里不舒服,服务自然没法走心,毕竟没人愿意带着情绪干细致活。
除了服务,商品也是企业模仿的重点。
永辉的胖改店里,红肠、炸鸡看着跟胖东来的一模一样,仔细看商标才知道是自有品牌;物美更是直接引进68个胖东来自有单品,SKU覆盖了胖东来的80%。
![]()
就连供应链,物美都尽量选胖东来同款供应商,生鲜搞产地直采,全程控温运输。
短期来看,这招确实管用。
永辉首店开业当天卖了188万,是以前的13倍多;物美的调改店客流量最高涨了3倍,生鲜类销售占比能到60%。
但热闹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压力。
![]()
永辉调改一家店平均要花1878万,2025年上半年亏了2.41亿,扣非后更是亏了8亿多;物美虽然没披露具体亏损,但负责人也坦言,把利润分给员工的前提是得有利润。
更关键的是,光当“商品搬运工”根本长久。
永辉的胖东来自有品牌专区人气最旺,但这也让它自己的品牌形象越来越模糊。
物美还算清醒,给胖东来商品设了“安全线”,销售额占比控制在15%以内,还根据北京人口味调整了熟食,开发了自己的新口味啤酒。
![]()
企业学胖东来没错,但方向跑偏了。
胖东来的成功,从来不是靠几个服务项目或商品陈列,而是“自由与爱”的价值观贯穿始终,是企业、员工、顾客三方共赢的生态。
于东来早就说过,先把员工幸福感提上去,服务做好了,复购自然来,利润也会跟着好。
可很多企业急着赚回调改的钱,只抄表面功夫,忽略了最核心的东西。
胖东来推出付费学习,我觉得是件好事。
![]()
它能筛选出真正想改变的企业,而不是那些只想蹭热度的跟风者。
100万的研学费用,看似昂贵,其实是在提醒企业,学习不是花钱买模板,而是要真正认同并践行这种理念。
零售业的自救,从来不是复制别人的模式就能成功。
永辉、物美这些企业已经走在探索的路上,虽然现在还面临亏损和各种难题,但至少在尝试改变。
![]()
希望它们能明白,胖东来的模式学不会,是因为没有捷径可走。
只有沉下心来,把员工放在心上,把商品做扎实,把服务做到位,才能真正走出转型的困境。
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第二个胖东来”,而是每家超市都能提供的真诚服务和优质商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