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志斌)“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钱花得值不值?”这是萦绕在万千家长心头的牵挂。为破解校园餐定价透明化、食材品质可追溯等民生痛点,三原县以“阳光监管、家校共治”为抓手,由县教育局牵头,联动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吸纳学校、企业代表、家长代表组建专项工作组,常态化开展校、园餐市场调研采价行动,用每周2次的实地核查、价格采集,为全县130所校园的食材采购立起“价格标尺”,让校园餐的“账本”越晒越透明。
自教育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真招实策”换来了“民生实效”。校园餐食材采购价全面低于本地农贸市场均价,大宗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严格落实“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原则,非营养餐自主经营食堂食材支出占比超70%,承包经营食堂不低于60%,确保餐费更多用在食材本身。同时,一系列“透明化举措”同步落地,每周2次公示市场调研价格,让家长实时掌握食材成本;餐费调整需经家长委员会表决并报备,定价权由学校、家长、市场询价三方共同决定;强化营养配餐培训、每周公示菜谱、完善“后厨可视、财务共管”体系,全方位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
“校园餐的价格里藏着民生温度,透明化管理才能让家长放心。”三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原县将持续把校园餐采价调研作为民生实事抓细抓实,以常态化监管、多元化参与、公开化公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让孩子们吃得安心、营养、实惠,让家长们少一份担忧、多一份放心,真正把民生福祉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刘旸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