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问题,真可谓不胜枚举……
![]()
物价水平:
简而言之,就一个字——贵。回溯到2016年,91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1.6纽币,而今已飙升至2.2纽币,柴油也涨到了1.5至1.6纽币每升。特别是在奥克兰,还额外征收了地方燃油税。记得年初,我们那位备受尊敬的女总理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彻查油价飞涨的真相,可如今,这事儿就像石沉大海,没了音讯。石油公司则抱怨,油价里近半都是税费。
冬季里,一根黄瓜竟要5纽币,西红柿更是高达每公斤10纽币。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的价格也并不亲民,西冷肋眼这样的部位,每公斤价格在20至40纽币之间。前阵子,鸡蛋价格也水涨船高,据说是因为笼养鸡的数量减少,人们认为将鸡囚禁在笼子里不人道。如今,油价攀升,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成本随之上升,物价自然只能一路飙升。
奶茶店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市中心新开的那家酸奶店,一杯榴莲酸奶竟要16纽币,悟茶的火龙果奶盖也要15纽币一杯。
而最昂贵的,莫过于药品了。尽管这里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那仅限于检查和挂号费用,药品还是要自己掏腰包的。比如瑞士的液体伟哥达杜拉康德,价格比从香港代购还要贵出不少。
![]()
治安状况:
刚到这里没几天,我的鞋子就不翼而飞了,那是一双AJ5白葡萄,按照房东的说法,鞋子是放在门口的,可转天出门时,却发现不见了,更离奇的是,路边草丛中还发现了我的袜子。
大概是在2016年吧,连续发生了多起中国留学生被打被抢的事件。前女友的同学曾在晚上在奥克兰市中心的公园里被当地不良青年打骂;不久后,一个男学生早上去交作业,路过unitec附近的一个公园时被抢,笔记本电脑被夺走。Te Atatu South地区,一位中国老太太在家中被一个贫困白人打死。还有东区的酒吧枪击案,让人闻之色变。一提到new lynn、avondale这些地方,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贼窝。还有诸如“南区岛毛”、“西区穷白”之类的华人间的黑话。更夸张的是,购物中心的珠宝店在光天化日之下,下午3点还在营业时就被抢了,以前这类案件基本都是半夜发生,罪犯直接开车撞进去抢劫。
枪击案在奥克兰的数量相对较少,新闻上报道的更多是Hawkes Bay、Gisborne、北地等地的事件。
酒铺和小卖部应该是最危险的地方了。我之前在onehunga的dressmart对面的一家酒铺打工,值班经理总是反复念叨一句话:“自从上周我们被抢了以后”。7点以后,我就被安排去外面站岗了。酒铺和加油站被抢的新闻太多了,而警察叔叔们的画风则截然不同:他们有时开个烧烤派对,有时弄只猫当警官,当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在路边抓超速。破案率低得可怜,上来就先问你有没有保险。
有时候走在路边,你会感觉自己就像是在玩GTA5或SA游戏,身处CJ居住的那一片区域。
之前还发生过两起命案,第一起是超市保安被人一拳打死,罪犯当时只有17岁,却只被判了2年,还可以申请在家监禁。第二起是一个19岁的成年女性醉驾加毒驾,撞死了一个15岁的少年,然后肇事逃逸,结果也只是被判了家庭监禁。
基本上,我的经验就是,住房要加装摄像头,震慑作用很明显;路边停车时,不要在车里放任何东西,否则一定会被砸。
![]()
学费情况,以奥克兰大学为例,2014年一年制硕士的学费是37,000纽币,本科学费也相差无几,本地学生一年也要10,000纽币。最便宜的是博士,留学生和本地学生的学费都一样,都是8,000纽币一年(这是2017年的价格,现在肯定已经不一样了)。
实际上,本地人或企业并不太看重学历这个东西。我个人认为,这弊大于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你会发现,移民的学历普遍都很高(废话,技术移民基本上都先来读书,至少也是个lv7的学士)。但是找工作时却特别容易碰壁。在Seek或TM等招聘网站上找找,要么需要工作经验,要么直接要工人。留学生太多,也导致你去吃饭时碰到的服务生可能都是博士或硕士。
当你告诉当地人你是学士或硕士,奥大毕业的,他们会说“太棒了”。本地人高中毕业就出来工作的非常多。
![]()
收入水平:
收入真的不高,有人提到奥克兰的平均工资是59,000纽币(税后一周930纽币),这还是被少数高收入人群拉高的平均数,可想而知其他人的收入有多低。对应上面写的物价水平,如果两个人都有工作,税前收入120,000纽币(税后96,000纽币),没孩子还好过些,有了孩子就会过得紧巴巴的。私校的学费一年至少要20,000纽币。
前两天看到天维发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人还在买奢侈品、追时髦,但现在流行买二手衣服(奢侈品),新西兰在这方面走在了最前面。新西兰二手货这么流行,还不是因为穷?有钱人谁会开二手车、住二手房、娶个二手的媳妇呢?
![]()
业余生活:
说实话,挺无聊的。如果你喜欢徒步、钓鱼,那还不错。每年新年,天空塔都有烟花表演,之前Harbour Bridge外面装了灯,还特意开放了好几个地方供人们观赏。但这个灯光的水平,真是一言难尽,kiwi们竟然还鼓掌……
其他的就只能健身、踢球、打篮球了。网购更是让人气愤,这里的物流非常差劲,基本都不敲门,直接把东西扔在门口或留张卡片让你自取,哪怕你在家他也不会敲门,电话更不会打。去年我买了双鞋,由于赶上圣诞假期,我要求快递改地址送到家里,结果1月7号还是给我送到了公司。
当地人的观点:
坐井观天,我只能想到这个词来形容他们。
对于中国的态度,他们基本上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自己骨子里还有点骄傲,但新西兰并没有什么高科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旅游业,最多加个造船业和一个rocket lab。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一等,殊不知已经落后了很多。
本地人还懒得出奇……
对于季节性的果园采摘工作,鲜有人愿意涉足,为此政府特地推出了一种为期一年的打工度假签证,但规定在同一个雇主处仅能工作三个月。这类体力活着实辛苦,可不少文章却大肆宣扬此签证的优势,以及从事此类工作的美妙体验,还列举了诸多案例,比如国内的白领,原本在办公室里悠然自得,却跑到这里来干体力活,比如打咖啡、端茶送水。究竟图啥呢?
商店的营业时间也让人惊讶,除了每周固定一天的晚间营业,其余时间五六点就打烊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地人似乎缺乏时间观念,迟到半小时竟被视为正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