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首款量产机型柔宇FlexPai发布,已经过去了6年多。从早期技术破冰到如今成熟竞争,中国折叠屏市场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
![]()
行业权威市场调研数据机构IDC Q3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华为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以接近70%的份额领跑,且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中占据约三分之一份额,规模与高端双丰收。
![]()
无论是在市场表现、商业声量,还是技术影响力上,华为都表现卓越。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当折叠屏行业从“拓荒期”进入“深耕期”,早期在技术研发、生态构建和产品矩阵上投入最坚决、布局最完整的品牌,开始收获最大的用户信任复利。
反映在用户端,这几年,朋友圈里晒的、身边朋友用的,凡是折叠屏十有八九是华为,从小巧精致到商务全能,能够适配不同场景几细分人群的需求。从双折叠到小折叠、阔折叠再到三折叠,华为Mate X5、Pocket系列、Mate XT非凡大师与Pura X系列等明星机型相继问世,华为也因此成为行业唯一一家拥有全形态折叠产品的手机厂商。
![]()
累计出货超千万台,从“单品爆款”到“森林生态”,折叠屏品类从需要市场教育的“尝鲜品”,成长为由用户体验和品牌信任驱动的“主流选择”。华为也因此从折叠形态的技术探索者,成为“中国品牌如何在高端领域通过体系化创新,构建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的现实样本。
01 持续领跑,折叠屏市场呈现“华为现象”
从全球市场数据来看,折叠屏手机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预计1983万台,同比仅增长6%,远低于2023年26%的增速;品牌表现层面,受产品周期、技术红利、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普遍具有高度波动的特点,没有长期固定格局。
但华为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以几近70%的份额、超行业3倍增速断崖式领先,其它品牌则在剩余份额中激烈缠斗。这一现象背后,是华为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契合,既体现在产品矩阵的全面性上,也反映在对市场认知的持续引导中,这让华为在折叠屏赛道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1.全家桶布局,对用户需求精确到毫厘。
从华为终端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单一产品实现技术突破之后,会快速布局产品矩阵,在折叠屏上也不例外。当其他品牌以单款试水时,华为已经通过Mate X、Pocket、MateXT、Pura X系列等多条产品线,完成了对商务、时尚、科技探索等不同用户圈层的精准覆盖。
这种布局不仅最大化地捕捉了潜在客群,更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华为即折叠屏”的强关联。折叠屏市场的竞争,由此从单一爆款的偶然性博弈,演变成了体系化产品力驱动的必然。
2.从“尝鲜”到“主流”,高端定位持续上探。
发展初期,折叠屏因高昂价格、技术不成熟等问题,长期停留在小众尝鲜阶段,价格也居高不下。随着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多,逐渐进入“平民化”阶段。2021年开始,包括小米、vivo、oppo、摩托罗拉等头部品牌纷纷开始价格下探。价格下来了,但痛点仍在,折痕明显、配置阉割、机型厚重、折叠体验不足。
华为则通过多代产品的迭代,逐步解决了上述问题,持续向上探索,巩固高端定位。例如其三折叠屏手机MateXTs非凡大师定价高达17999元起,把 “折叠难题” 变成 “体验亮点”,惊艳四座、蜚声行业内外,让不用折叠屏的人也开始关注这个品类。
![]()
产品升级、冲击高端的策略,也在市场表现上拿到了验证成果:IDC数据显示,华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中占据约三分之一份额。通过实际产品体验,华为让原本存疑的消费者逐渐认识到折叠屏的实用价值和技术潜力。
相关数据显示,越来越多消费者将折叠屏作为主力设备使用,而华为凭借产品成熟度成为这一趋势的重要推动者。大众认知转变的背后,是华为持续六年的技术投入,每一代产品的进步都在夯实折叠屏的高端定位,同时提升用户接受度,最终推动整个品类走向成熟。
02 从“技术探索”到“体验为王”,研发创新是通关密码
市场表现领先、消费者认可度高,根植于技术创新的深度,产品更懂用户。
华为折叠屏的成果,并非依靠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通过一套覆盖硬件、软件与生态的“组合拳”,将折叠形态的潜在优势,转化成为用户每天都能感知到的差异化体验。
其一是硬件攻坚:为折叠体验筑牢基石,给用户一颗品质“定心丸”。
硬件首要解决的是“可靠”这一基本诉求,这些在材质、结构和屏幕盖板上的持续创新,看似无声,却是用户放心购买、安心使用的决定性前提。
拿折叠屏的“顽疾”铰链技术来说,从最初的鹰翼铰链,到Mate XT非凡大师的天工铰链系统,华为铰链结构历经多代改进,在提升耐用性的同时,显著改善了折痕与开合手感;
![]()
轻薄方面,当华为Mate X6通过分布式玄武架构将机身重量与厚度逐步逼近传统直板旗舰时,“厚重”的刻板印象被打破;到了“Mate XT非凡大师“时代,支持“外折+内折”双重折叠,整机最薄处3.6mm,采用内嵌式铰链与一体连杆结构,成为全球最薄的三折叠机型。
屏幕创新上,将超薄软性玻璃与非牛顿流体相结合,用非牛顿流体遇强则强的特性提升屏幕的抗冲击性,又利用超薄软性玻璃保障日常使用中的强度,让折叠屏屏幕做到耐磨、耐摔、耐用,走在折叠屏屏幕研究的前列。
此外,华为将其在通信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深度赋能折叠屏产品。重新设计信号天线分布,运用灵犀通信系统让信号更强劲,通信更畅快;同时引入华为先进的双星通信系统,即使在地面失去网络信号,也能通过天通卫星与北斗卫星通信自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安心畅连。
![]()
其二是鸿蒙生态的“灵魂”赋能,让折叠屏有了振翅高飞的“翅膀”。
如果说优秀的硬件是骨骼,那么操作系统就是灵魂。华为折叠屏的独特体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鸿蒙系统对折叠形态的深度理解和原生适配。
交互效率上,鸿蒙系统独有的"智慧多窗"功能,允许用户轻松实现多任务并行。在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上,查阅邮件时可直接侧滑拖出微信窗口沟通,并能将邮件中的图片或文字直接拖拽至聊天窗口。这种在PC上司空见惯的操作,在折叠屏上实现了流畅的移动端转化,彻底改变了以往在手机端频繁切换应用的步骤。
![]()
应用体验的无缝流转上,基于其“分布式技术”,应用能够智能识别屏幕形态的变化。在用华为Pura X外屏浏览新闻App,展开手机后应用会自动适配大屏布局,展示更多栏目和内容,而非简单的界面拉伸。这种"展开即进化"的体验,精准传达了折叠屏的核心价值。
更重要的是,鸿蒙生态开始主动定义折叠体验的标准。华为通过系统的底层优化和与开发者的紧密合作,推动头部应用为折叠大屏进行专属适配。
从资讯类App的信息瀑布流,到社交软件的双列布局,再到视频App的评论区悬窗,这些适配都旨在提升内屏使用率。在华为Mate XTs上,飞书应用能根据单屏、双屏、三屏不同形态自动切换界面布局,三屏完全展开时支持多窗口并行和跨窗拖拽,实现了真正的PC级交互。
从行业多方获悉,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 X7或将配备第四代“玄武水滴铰链”,搭载全新的鸿蒙6操作系统,还将是智能机AI交互深化的下一站。至于在形态层面,三折叠是不是折叠屏发展的尽头,没人能说得准。从华为公布的专利来看,未来出现四折叠也不是不可能。
03 爬坡高端,中国高端智能制造的"体系性胜利"
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持续领跑,其意义已超越单一品类的商业成功,它印证了中国科技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体系性胜利"的可能性。这套体系的核心,是技术研发、供应链赋能与品牌建设的高效协同,其影响辐射至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转型。
1.产业链赋能:从"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
华为折叠屏的领先,直接带动了国内柔性屏、精密铰链、特种材料等一整条高端产业链的崛起与成熟。京东方、维信诺等国内面板企业正是在华为的高标准下,实现了柔性OLED屏幕在折叠寿命、亮度和色彩表现上的快速进步;而铰链供应商如科森科技、长盈精密等,也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在精密加工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全球累计1500万台出货量,不仅是市场的选择,更是对一条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路径的肯定。这条路径的成功,构建了一种可复制的"系统化能力"——它涵盖了市场洞察、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品牌塑造与生态建设。
2.标准定义:从"技术探索"到"规则制定"
华为折叠屏的领先成绩,还推动其从“技术探索者”蜕变为“标准的定义者”。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作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其“三形态自由切换”理念重新定义了移动办公的物理基础。而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首次将PC级多窗交互装入手机,支持PC版WPS、Wind金融终端等专业应用在移动端运行,通过软件生态定义了下一代折叠屏的核心体验标准。
从折叠屏技术的探索者,成长为定义行业规则、引领市场走向的核心力量,华为验证了一套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通过前瞻性的、几乎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创造出具有绝对差异化的产品,从而赢得技术先发优势与市场定价权,进而反哺下一轮研发,形成健康的正向循环。
从自身产品的迭代升级,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成长,华为用六年时间,为折叠屏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未来,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入、应用生态的持续完善,折叠屏将在移动办公、影音娱乐、专业创作等更多场景释放价值,真正成为大众消费者的主力选择。
可以看出,在冲击高端的道路上,最坚固的护城河不是单一的技术专利,而是将技术、产品、生态融合一体的、能够持续自我演进的完善系统。当折叠的形态终将趋同,这套系统的健康与活力,才是决定未来格局的底层代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