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副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部长黄天赐在国会宣布,新一对中国大熊猫将于11月中旬抵达吉隆坡国家动物园,开启为期十年的旅居生活。
这标志着继 “福娃”与 “凤仪”11 年友谊之旅后,中马 “熊猫外交” 正式续写新篇章。
从2014年建交40周年的温情相遇,到2025年新十年协议的重磅签署,大熊猫这一 “国宝级使者”,正见证着中马关系从 “全面战略伙伴” 向 “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 的跨越升级。
![]()
2014年5月,正值中马建交40周年,出生于2006年的 “福娃” 与 “凤仪” 肩负友好使命抵达马来西亚。
为让它们更好融入当地,马来西亚通过全民投票为其更名 “兴兴”(寓意欣欣向荣)与 “靓靓”(寓意美丽),时任总理纳吉布亲自出席熊猫馆开馆仪式并喂食。
这座耗资2500万马币、占地1.6英亩的熊猫馆,专为热带气候设计。
瀑布流水模拟自然环境,恒温系统搭配冰块降温,力求复刻四川栖息地环境,足见马方的用心。
![]()
11年间这对 “奥运熊猫”(曾为北京奥运会助威展出)成为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的明星:它们创下海外大熊猫自然交配最快繁殖纪录,2015 年诞下首仔 “暖暖”,2018 年迎来 “谊谊”(象征中马友谊),2021 年恰逢中马建交 47 周年之际生下 “升谊”。
三只幼崽按协议满两岁后陆续回国,而 “兴兴靓靓” 的租期在民众请愿下,从2024年延长至2025 年 5月。
离别之际马来西亚网友在社交媒体刷屏 “舍不得”,动物园饲养员更是难掩不舍。
“它们早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2025年5月18日,这对功勋熊猫在中马专家护送下抵达四川雅安基地,接受为期1个月的隔离检疫,圆满结束使命。
![]()
黄天赐在国会透露,新签署的十年协议(2025-2035)不仅是简单续约,更是中马科研合作的升级扩容。
即将抵达的年轻大熊猫,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新增竹林生态保护、濒危物种管理等前沿课题,双方已建立常态化专家沟通机制。
这一合作并非偶然,过去 11 年,中马团队在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控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兴兴靓靓” 的成功繁殖,正是双方技术协作的最佳证明。
对于马来西亚而言,熊猫带来的不仅是科研突破,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
![]()
数据显示“兴兴靓靓” 旅居期间吸引数百万游客,带动国家动物园成为亲子游首选地。马来西亚旅游部预测,新熊猫抵达后,年底前游客量将暴涨15%-20%,为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注入新活力。
而在中国,三只归国幼崽健康状况良好,成为中马友谊的鲜活见证,公众可通过熊猫中心官方平台关注它们的动态。
从1970 年代至今,大熊猫始终是中国外交的 “温柔名片”,而中马的熊猫合作,更折射出两国关系的深度与温度。
2025年4月,中国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双方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熊猫保护合作被明确写入合作文本,成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
![]()
正如马来西亚亚洲战略与国际事务研究所分析员所言,在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持续十年的熊猫项目,是中马互信的 “稳定器” 与软实力的 “延伸线”。
为保障 “兴兴靓靓” 顺利回国,中国提前派遣兽医赴马开展健康评估。
马方饲养员专程赴四川学习饲养技术,甚至掌握了简单的中文指令。
而两国贸易额从建交时的不足2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2120亿美元,连续 16 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更与熊猫外交形成 “政治互信 + 务实合作 + 民心相通” 的良性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