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国家安全部通报一起重大间谍案,潜伏在我国要害部门的“内鬼”郝某,终于落网!
![]()
国家倾力培养他,他却沦为境外间谍的工具,先后泄露5项机密级、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危害极深。
他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被拉拢策反的?又为何背弃家国?
随着更多细节披露,不少网友恍然发现:原来董明珠此前的一番话,竟然真的应验了!
![]()
能进入国家部委工作的郝某,无疑是实打实的人才,他学习成绩始终拔尖,还曾赴日本留学。
可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段留学经历,让他一步步跌入圈套。
![]()
事情要从一次签证办理说起,当时郝某要从日本去美国交流,得去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办签证。
就在这里,他结识了使馆工作人员泰德,泰德摸清郝某的身份后,立刻动了歪心思。
他故意以 “材料有问题” 为由,将签证办理说得难如登天。
![]()
等郝某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又装出“够意思”的样子,拍着胸脯说“我帮你想想办法”。
最后签证真办下来了,郝某别提多感激,当场就把泰德当成了真心朋友。
从那以后,泰德经常主动联系郝某,今天分享点“稀缺资源”,明天又嘘寒问暖关心他的学习生活,一步步瓦解着郝某的戒备心。
![]()
郝某本来在国外就有点孤单,碰到这么个“热心朋友”,很快就放下了防备,对泰德是越来越信任。
等郝某彻底放松警惕,泰德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把同事李军介绍给了他。
一见面,李军就直接亮明身份,说自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东京站的人。
![]()
随后,他向郝某提出策反要求:让他回国后设法进入中国核心要害单位,为美方搜集、提供情报,并承诺给予丰厚报酬。
这时候的郝某,早就被泰德长期“友情”包装的陷阱和金钱诱惑冲昏了头。
面对美方这种明显损害国家利益的无理要求,他居然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
回国后,郝某遵照中情局的指示,一次次利用职务之便搜集各种敏感信息,偷偷跟境外间谍接头。
直到国家安全机关注意到了他的异常,经过缜密侦查,最终成功将他抓获。
![]()
11 月 12 日,国家安全部正式通报了这起案件:
郝某因间谍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为自己的背叛付出了惨痛代价。
而随着案件的曝光,很多人这才猛然发现,董明珠的一番话,居然再次应验了!
![]()
2024 年 4 月,格力电器开临时股东大会,有人问怎么推进管理层年轻化,董明珠当着所有人的面说:
格力选人不看年龄资历,但有个硬规矩,绝不用海归派,还直白地说 “海归派里有间谍”。
![]()
这番话一出,网上立马炸了锅。
不少网友气得直骂,说她这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明摆着就是招聘搞歧视,不光挑动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更是平白无故给所有海归扣黑锅。
山西省海归商会甚至发了声明,对董明珠的言论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她公开道歉。
![]()
不少权威媒体也站出来质疑,新京报评论说,“看重本土人才” 和 “招海归人才” 又不是只能选一个,公司就算有自己的小算盘,也犯不着乱扣帽子。
![]()
红网、《新民周刊》也跟着表态,说董明珠是公众人物,这么说话很容易带偏大家的想法。
一下子碰了人才歧视、国家安全、国际人才流动共识这三个敏感问题。
![]()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董明珠没改口,还解释了原因:
她不是觉得所有海归都是坏人,关键是 “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没办法精准分辨谁藏着坏心眼。
与其冒着泄密的风险用人,不如干脆不用,就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
![]()
当时很多人觉得她这是强词夺理,可现在看了郝某的案子,再想想近些年曝光的间谍案,突然就懂了她的顾虑。
不是她想极端,而是间谍藏得实在是太深了,很多时候都让人防不胜防。
![]()
就说 11 月 14 日刚披露的一起间谍案,某机关单位的小宁,在一次公务活动中结识了一位外籍使馆工作人员。
对方以 “完美男友” 的身份对她嘘寒问暖,温柔攻势下渐渐俘获了她的心。
等小宁彻底卸下防备,对方才开始旁敲侧击,从日常工作事务慢慢试探,最终触及核心机密。
![]()
深陷这段虚假感情的小宁,为了保住所谓的 “爱情”,竟铤而走险,特意收集工作中接触到的国家秘密交给对方。
直到被国家安全机关抓获,小宁才幡然醒悟:
这位 “男友” 不仅是境外间谍,早已结婚生子,从头到尾的体贴温柔,全是精心设计的诱骗伪装。
![]()
还有某军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卫某,只是在遛弯时认识了一位 “外国友人” ,没成想这也是一场阴谋。
对方一开始只是找他聊天、分享零食,慢慢用小恩小惠拉拢关系,不知不觉就把卫某 “攻略” 了。
![]()
被策反后的卫某,彻底丧失了底线,竟然偷偷潜入领导办公室,偷拍涉密电脑屏幕窃取情报。
前后出卖了 1000 余份军工核心资料,给国家国防安全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
这些案例都告诉我们,间谍活动从来都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危险。
他们的策反手段五花八门,金钱诱惑、情感欺骗、威胁胁迫,总有一款能击中人心的弱点。
![]()
瞄准的对象也特别广,留学生、高校师生、军工企业人员、驻外公职人员,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而海归留学生因为有海外经历,与境外人员接触的机会更多,自然更容易被重点关注和策反,这也难怪董明珠会有那样的顾虑。
![]()
所以说到底,董明珠或许不是有什么 “先见之明”,只是比普通人更清楚 “分辨风险” 有多难。
她的“一刀切”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她提醒的风险,却真的该被每个人放在心上。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看完这些间谍案,你认同董明珠 “不用海归派” 的看法吗?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