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1.7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稳步推进;“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9.6%的营业收入和13.7%的利润。
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增至14万家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中小企业超6000万家,中小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资产总计分别占全部企业的99.9%、84.3%和78%。
从创新能力看,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独立研发的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达75.3%,“小巨人”企业户均拥有发明专利26.6项,平均研发投入超3000万元,有3000多家“小巨人”企业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从行业分布看,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近八成企业分布在重点产业链环节,九成企业至少为3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小巨人”企业近6000家,为强链稳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多项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覆盖资金奖补、创新支持、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比如,北京日前发布了“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清单”,从政策解读、培育服务、融资上市等方面提出22项服务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广州围绕强化梯度培育、激发创新活力、强化金融支持等七方面提出25条扶持措施,未来3年各项惠企政策资金将超过10亿元。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央财政已支持超4200家“小巨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超长期特别国债则支持超1000家“小巨人”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此外,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有关部门还常态化举办“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累计发布500多项大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1500余家中小企业参与“揭榜”。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日前举行的“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表示,要把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支撑,进一步抓实抓好。
具体来看,李乐成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探索建设专精特新赋能中心,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要提升优质企业产业链支撑作用,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优质企业培育力度;要优化企业发展生态环境,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强化金融精准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