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又到了看高校排名的日子,当汕头大学那几个数字跳到眼前时,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软科一百六十多,校友会一百三十多,这所曾经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的学校,好像离着以前的光环越来越远了,我在教育圈里待久了,见过不少学校的浮沉,可汕大的故事,总让人觉得格外遗憾,
![]()
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脑子里盘旋着一个念头,那可是李嘉诚先生从八一年起就一直投入的学校,超百亿啊,这个数字就算放到现在听起来,也足以让心头一震,
![]()
回想起汕大的开端,那阵势确实不一般,八一年一纸批文下来,八三年就正式招收本科生了,起点很高,更不用说背后那股力量,李嘉诚基金会源源不断的投入,让它成了独一份的存在,全球大概也只有这么一所公立大学,是由私人基金会常年撑腰的,
![]()
当初办学的路子,现在看来也是一步好棋,他们选择从医学切入,把一个专科学校提上来改成医学院,紧接着又建附属医院,这步棋很高明,既能培养出医生,又能实实在在地帮到当地人,等于说教育和民生两边都托住了,
等到了八六年,国家教委更是直接调集了人大、复旦、南大这些顶尖学府,一共八所名校来对口支援汕大,这阵仗,说句实在话,恐怕现在很多985学校做梦也想不到的,
![]()
校园里的建筑更是用心,那座图书馆,阳光洒在地板上,曾有“亚洲最美”的说法,里面的桌椅和设备,摸上去手感都不同寻常,
提起九十年代的汕大,总让人有些感触,那时候学校开出十几二十倍的薪水,从各地延揽人才,走在校园里,总能碰到些学术大家,师资密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名校,这可不是现在常见的抢人大战,那份魄力,在当时听起来就像个传说,
![]()
一九九一年,汕大升格为一本招生,算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五年后,学校离那个211名额只有一步之遥,空气里都是期待,虽然最后给了华南师范大学,但能走到预审,本身就是一种认可,到了一九九八年,学校又拿到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这分量可不轻,
![]()
教学上的探索更是它的特别之处,学校带着香港那边的视野,很早就把学分制和导师制这些新东西引了进来,校园里还建起了书院,有些教室里,学生们用全英文上课,这些现在听着平常,但在九十年代,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
那时的汕大是真的很热门,就说两千到零五年那几年,省内的录取分数线,紧紧跟在中大和华工后面,排在第三到第五,很多高分考生拿着能去浙大和中大的成绩单,最后却坐进了汕大的教室,这份吸引力,是真的不一样,
![]()
时间转眼就到了现在,翻开二零二五年的软科排名册,汕头大学的名字,静静地待在第一百六十六位那里,
一个更直接的画面是,在广东,汕大的名字如今和佛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这些学校放在了一起,共同面对着同一批考生,
这其中的落差,心里想一下就明白了,
双一流建设的名单里没有它,这或许是最沉重的地方,没有了政策的暖风,财政的数字也变得拘谨,发展的路自然就窄了,
![]()
汕头这座城市的经济,这几年大家也看在眼里,有些说不清的沉寂,它本身似乎已经给不了一所大学足够的底气,
2018年,李嘉诚先生也辞去了校董会主席,交接棒虽然传给了他的儿子们,基金会也推行了几年本科生学费全免计划,但那种支持的温度,和从前不一样了,
只依靠单一来源的弊端,在这个时刻,被风吹得格外显眼,
![]()
同样是八十年代出发,深圳大学已经是另一番景象,2025年的软科排在68位,校友会排在87位,特区的活力和资源,推着它一直往前走,
![]()
还有宁波大学,同样带着包玉刚先生的捐助起步,2017年就进了双一流的行列,软科排78,校友会排64,它的力学学科,已经成了国家级的招牌,劲头很足,
![]()
就连拼凑起来的广州大学,这几年的排名也悄悄跑到了汕大的前面,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十个学科闪着ESI全球前1%的光,土木和化学工程甚至挤进了世界百强,
![]()
把这三所学校摆在一起看,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汕大的新定位听着很响亮,要搞文理医工融合,突出交叉特色,目标是二零四零年成为国内一流,东海岸的新校区也建起来了,据说就是为了这个目标,主攻新兴工科,对接地方经济,
![]()
说实在的,这个规划本身画得不错,可现实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钱呢,人呢,好的生源呢,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坎,就像那句话说的,理想听着饱满,现实却总有些硌人,要是资金,政策,还有城市的发展都跟不上趟,那份蓝图拿在手上,也感觉轻飘飘的,
我能想象那些从汕大走出来的学生,或是亲眼见过它辉煌时期的人们,现在会是什么心情,眼看着一所曾经那么耀眼的大学,光环慢慢褪去,变得普通,甚至可能只是个寻常的地方院校,这滋味确实不好受,
![]()
汕头大学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办大学的不易,光靠一个人的热情和钱袋子是撑不久的,它需要整个城市的经济,需要实打实的政策,需要能吸引人留下来的环境,缺了哪一环,整栋楼都感觉在晃,
![]()
无论如何,李先生为教育付出的那些心血,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是值得记下的,
一所大学要往前走,光靠某个人或者某个基金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在背后托着才行,
![]()
如今到2040年还剩下十五年,汕大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大家也都在看着,
我心里只是想着,这个曾经那么亮眼的地方,可千万别到头来只剩一声叹息,
教书育人的事终究不一样,总是沉甸甸的,实在经不起太多波折和遗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