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俄乌冲突如今进入僵局,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
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计划几经波折,从宣布到搁置再到取消,欧洲大陆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芬兰前总统绍利·尼尼斯托一句"欧洲该拨通普京电话"的呼吁,在芬兰国内引发激烈争论。
11月10日,芬兰前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在接受芬兰国家广播公司《耶尔报》采访时的表态,直接戳中欧洲"被边缘化"痛点。
欧洲部分国家将普京称为"战犯"并拒绝对话,却要在特朗普与普京会面后"打听讨论内容"。
尼尼斯托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今年8月,特朗普与普京曾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尽管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但这场绕过欧盟的大国对话,已让欧洲感受到被边缘化的风险。
![]()
而10月特朗普一度宣布将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虽最终因俄乌立场僵持而取消,但这一反复过程更让欧洲意识到,自身利益可能在美俄博弈中被轻视。
作为推动芬兰加入北约的关键人物,尼尼斯托的立场颇具说服力。
他强调欧洲主动与普京对话并非妥协,是避免成为"美俄闲聊背景板"的明智选择。
在他看来只有直接参与沟通,才能确保欧洲在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拥有话语权,毕竟这场冲突给欧洲带来的能源危机、难民压力等现实冲击最为直接。
尼尼斯托的呼吁在芬兰国内引发了鲜明对立的声音,现任政府官员集体表达了谨慎态度。
芬兰外交部长埃琳娜·瓦尔托宁明确反驳,认为当前并非对话的合适时机,核心症结在于克里姆林宫尚未展现出开展真正和平谈判的明确意愿。
芬兰总理彼得里·奥尔波与国防部长安蒂·海凯宁也持相似立场,他们强调芬兰与俄罗斯的任何接触都必须在欧盟框架内协调,确保27国立场一致才能形成更强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芬兰现任总统亚历山大·斯塔布此前曾提出过折中性观点,认为应"为乌克兰战争结束后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预留空间"。
![]()
这一表态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积极回应,普京方面表示愿意与芬兰构建"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
这种微妙的互动表明,芬兰国内并非完全排斥与俄接触,分歧的核心在于"何时接触"与"如何接触"。
自主诉求与现实约束的博弈 芬兰的内部争议,本质上是整个欧盟对俄政策分歧的缩影。
事实上在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风波中,欧盟各国已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倾向。
今年8月美俄阿拉斯加会晤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国领导人曾联合发表声明,强调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保障,同时提出希望推动俄乌美三方会议,试图将欧洲的诉求纳入谈判框架。
但欧盟的集体行动面临多重约束。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历史恩怨较深,对与俄对话持强烈反对态度;另一方面,西欧国家虽希望尽快结束冲突,但又担心被指责对俄"绥靖"。
这种内部分歧导致欧盟难以形成统一的对俄沟通策略,只能在对乌援助和对俄制裁上保持基本协同。
更关键的是欧盟的安全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美国。尽管近年来"战略自主"的呼声高涨,但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欧盟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并未减弱。
这使得欧盟在对俄政策上不得不兼顾美国立场,难以完全按照自身利益自主决策。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曾明确表示,落实美俄此前达成的实质内容比举行会晤更重要,这一表态也让欧盟意识到,没有美俄的共识基础,单独与俄对话的效果可能有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