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上市4年,翻了5倍的生益电子,再次20cm涨停,越来越多人注意到这家来自东莞的高科技公司。
![]()
生益电子和生益科技,一开始只是利用国外技术的小代工厂,经过40年艰苦卓绝的创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覆铜板、PCB生产公司。
这些产品作为服务器和芯片的地基,在ai浪潮下,需求激增,而一直迭代技术的生益公司,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家高科技企业,竟然是一位低调的香港爱国巨商唐翔千留下的“遗产”。
更加传奇的是,作为香港有名的纺织大王,和棉花、羊毛、兔毛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决心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而在60岁高龄下,转行进入电子科技,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为国家栽了一株高科技的小树苗。
![]()
如今,生益科技和生益电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
唐翔千1923年出生于无锡市的巨商家庭。
祖父在无锡创办了丽新纺织厂,生意十分兴旺,一度垄断了无锡纺织业。
唐翔千儿时过得十分惬意。
但好景不长。
1937年,日军占领无锡,胁迫唐家配合日军做衣服。
唐翔千的父亲拒不合作,结果工厂设备全被破坏。
唐家只能加入了逃难的队伍,辗转广州、香港,最后回到了上海租界区安家,再次创办纺织厂。
唐翔千在上海完成学业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经济。
毕业后,唐翔千没有贪恋美国优越的环境,而是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儿远翔千里,终觉故土情深,时下国家振兴有望,正是男儿一展身手、报效国家之际“
![]()
随后,唐翔千进入上海市一家大的中资银行。
1951年,唐翔千被安排到了香港分行工作,并在香港结婚,但同时领导在婚礼上得知唐父是资本家后,开始疏远和排挤他。
最终他只能放弃稳定高薪的银行工作,而此时国内又难以回去,于是,他开始进入纺织行业创业。
他和朋友合伙租下了一家破产停业的小纺织厂,一年就赚了 20万,但这让原来的厂长眼热,以涨价为幌子,从唐翔千手里收回了厂子。
一气之下,他和朋友两人合伙收购了一家拍卖的纱厂:中南纱厂。
此后数年,在唐翔千的辛苦经营下,逐步收购了多家纱厂,并改名为南联实业在香港上市。
1974年,南联已经是拥有4万-5万职工的大纺织公司了。
唐翔千也成为香港有名的“纺织大王”。
虽然生意越来越大,但唐翔千一直牵挂远在上海的家人。
由于历史原因,近20年他都无法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
开放之后,唐翔千受到爱国情怀的驱使,不顾香港同僚劝阻,多次返回上海,并在父亲的要求和上海市市长的邀请下,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回上海办了第一家合资企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1年,联合毛纺织厂正式成立,工商登记号是00001号。
在唐翔千的苦心经营下,上海联合毛纺织厂3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随后每年都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
联合毛纺厂赚钱后,有朋友提醒唐翔千,尽快把钱转到香港,不然哪天情况有变,就跑不掉了。
但是唐翔千回复说:自己在内地办厂投资,赚钱不是主要的目的,而是希望为国家、老百姓做点事情。
随后他分别通过购买和原地投资,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建厂,解决了新疆、安徽滞销的棉花、羊毛,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
1985年,广东外贸局找到唐翔千,提出合作办一家纺织厂。
但作为纺织大王的唐翔千,却说出了一句让人震惊的话:我再也不做纺织企业了。
原来,纺织产业虽然十分红火,但内地都在争相开办类似企业,唐翔千并不看好。
此时,欧美家家户户都有的电视机和收音机,国内还是稀缺品。
因此,唐翔千觉得电子科技才是朝阳产业,而且科技才是提升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于是,他决心在60岁的“高龄”进入这一个行业。
![]()
他说服广东外贸局,放弃广东没有优势的纺织厂规划,而是合办电子厂,专门做电子设备的基石:覆铜板。
这是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必需的基石,所有的芯片、电容等,都需要刻在覆铜板上才能发挥作用。
于是广东国资和唐翔千按照9:1的比例注资,成立了生益科技。
1985年,他先邀请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技术入股,然后再购入设备,再将技术引进到广东东莞的生益科技,利用原材料进行加工。
主要利用国内成本优势,实现代工。
唐翔千创立的企业,似乎一开始都逃不脱亏损的诅咒。
生益科技虽然是合资企业,但大股东是国资,仍然和国企类似,管理上比较僵化,自从1987年投产后,每况愈下,持续亏损。
尤其是收购的用于生产PCB电路板的生益电子,更是连年亏损。
办了几十年企业的唐翔千,还没有做过这么差劲的企业。
1990年,他在董事会上提出每年上交80万,剩下的无论亏损多少都由他来承担。
而国家的投资款才100多万,大家当然同意这一方案。
![]()
而此时,由于一些风波的影响,大批外资疯狂撤离内地,唐翔千再一次展示了他实业报国的爱国情怀,不退反进。
随后,他找来刘述峰当总经理,并请来国外的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唐翔千的带领下,生益科技很快实现了盈利,并且不断解决对国外技术依赖的问题,如今,生益科技的产品,已经是全世界做ai的公司绕不开的地基了。
根据美国Prismark调研机构对全球刚性覆铜板的统计和排名,从2013年至2023年,生益科技刚性覆铜板销售总额已跃升全球第二,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
公司在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如今能够保证国内客户在CPU、GPU、AI类产品上的开发需求。
![]()
唐翔千一生创立了数十家企业,上市企业就有6家。
他留下的生益科技、生益电子等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合计接近2400亿市值的大企业。
这不仅仅使得很多股民赚到了钱,还使得在贸易战过程中,我国能够将电子工业的命脉握在自己手中。
![]()
目前,生益科技是华为、中兴通讯、诺基亚、亚马逊的长期合作客户。
能够在变化迅速又竞争激烈的电子科技持续成长40年,这都得益于唐翔千为企业留下的企业文化。
尤其是以人为本这一点,是生益科技的强大护城河。
他在生益科技第一版的员工手册上提到:企业的成果应该由股东、社会、员工共享。
而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就是要让所有员工都过上体面的生活。
他提出了几点标准。
其中第一条是,要让辛勤工作的员工拥有一件在这个城市体现身份的东西,摩托时代是摩托车、小轿车时代是小汽车。
第二条是在这个城市的高档小区拥有一套住房。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在企业章程中写下一条规矩,每年赚的钱要拿出10%来当年终奖,分给每一位员工。
这一传统已经坚持了40年,如今还把比例提高到了13%。
他为国家和社会做的贡献远不止如此。
从90年代开始,他就不断捐钱,加大国内教育的投入,他甚至在遗嘱中写道,以后每年都要从公司税前收益中拿出20%做慈善。
从2000年开始,他为无锡等地5所职业技术学校捐款上千万建立国际一流的实训中心,并设立奖助学金。
![]()
并为上海大学、江南大学捐款创建面向高端制造的学院。
为上海交通大学捐款,用于吸引全球优秀师资人才。
因此,民政部给他颁发了“中华慈善奖”,这是中国最⾼规格的慈善奖项。
唐翔千做到了40年前来内地投资时说的:来内地投资的钱我一分也不会带回香港,我如今已经不缺钱了,只想要为国家的实业做点贡献,只有实业才能为国内同胞提供足够的岗位,才能造枪造炮。
唐翔千的一生,阐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
虽然他已经去世7年,但是他为国家创立的企业,培育的人才,都仍在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
1、蒋小馨、唐晔《唐翔千传》
2、生益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
3、南方日报《将公司市值做到东莞第一后退休》
4、刘述峰《生益成长三十多年的时光漫步》
作者:白真诚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