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成割韭菜?1499元童鞋年卖36亿!抽检不合格,家长还在抢
养娃就像开了个“碎钞机”,尤其是在孩子的穿戴用上,中产父母简直是“为娃买单不手软”。
你发现没,现在一双童鞋都能卖到上千块了,泰兰尼斯,号称“童鞋爱马仕”,一双鞋标价1499元,比耐克、斐乐贵两三倍,却在2024年卖出600万双,2025年营收直接冲到36亿。
一边是天猫超品日4天成交破亿的高光时刻,一边是抽检不合格、退货率飙升的吐槽声,这牌子妥妥的“冰火两重天”。
说句实在话,它到底凭啥让家长掏真金白银,又为啥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泰兰尼斯能火,把“高端化”玩得那叫一个明白。
2011年成立的本土牌子,早年没什么名气,后来搞了个“六分阶童鞋”的说法,把0到16岁孩子的鞋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成长需求,一下子就填补了传统市场的空白。
真正让它出圈的,是敢跟奢侈品当邻居。
2025年1月,泰兰尼斯开进香港海港城,旁边就是古驰、普拉达这些大牌,之后又在新加坡莱佛士城开店,全球1000多家门店里,20家海外店全扎在重奢商场里。
这种场景一加持,不少家长就觉得“贵有贵的道理”,给孩子买双跟奢侈品同框的鞋,仿佛也成了一种身份象征。
营销轰炸更是让你躲都躲不开。
2022年电梯广告曝光超93.3亿次,2023年又在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覆盖1亿线下客群,你坐电梯、逛高铁站、刷母婴APP,总能看到它的广告。
再配上“多密度支撑鞋底”“加宽18%防摔跤”这些听起来很厉害的科技概念,精准拿捏了父母对孩子足部健康的焦虑,毕竟现在养娃都讲“科学育儿”,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呢?千禧一代父母成了消费主力后,观念早就变了。
以前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直接升级成“为健康买单”,中国家庭40%的开支都花在孩子身上,儿童用品成了家庭消费的“非降级区”。
而泰兰尼斯刚好卡中了300元以上的中高端赛道,要知道2025年中国儿童鞋市场规模都达到613.5亿元了,中高端市场占比已经冲到35%,这波红利它算是吃满了。
2025年天猫超品日期间,它的“稳跑鞋”单日就冲进类目第一,4天新增3000万忠诚用户,成绩确实亮眼。
我跟你讲,靠营销堆起来的溢价,终究经不住考验。
2025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抽检发现,泰兰尼斯的“足弓支撑鞋”,足弓垫高低差超标一倍多,实际支撑力跟几十块的普通鞋垫没区别。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2021年至今,它的抽检合格率不足65%,比行业平均的70.8%还低,鞋底防滑差、鞋头开裂、甚至鞋内发霉都是常事。
![]()
更尴尬的是,它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黑科技”,被专家打脸了。
央视援引骨科专家的话,说它主打的“前掌弯折”设计,根本没有矫正步态的科学依据,过度干预反而可能影响孩子足部发育。
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都超过300条了,不少家长吐槽:“花600多买的鞋,没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孩子脚更不舒服了。
”二手市场的表现更能说明问题。
闲鱼上过去30天,“泰兰尼斯”的转让链接新增4.3万条,同比涨了37%,42%都标注“仅试穿”。
为了挽留住客户,品牌推出“以旧换新”,旧鞋能抵300元,结果天猫退货率从12%直接飙到18%,客服天天加班处理穿了三天还来退货的订单。
更让人反感的是它的“霸王条款”。
2024年双11,泰兰尼斯推出999元的“黑金年卡”,宣传说能兑换6双鞋,全店1000多款都能选。
结果消费者买了之后才发现,能兑换的都是过季清仓款、瑕疵品,尺码还普遍断货,客服承诺的新款也根本没上架。
想退卡?门都没有!商家以“超过7天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可购买时压根没在显著位置说明这个规定,这不就是明晃晃的误导吗?行业新规也给了它致命一击。
2025年6月1日,新的《童鞋技术规范》正式实施,里面只对鞋子的安全、材质等基础要求做了规定,压根没认可“矫正”“防内外八”这些附加功能。
这意味着,泰兰尼斯最核心的营销卖点,以后再宣传就是违法广告了,这波操作直接让它的“科技故事”讲不下去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泰兰尼斯的日子不好过,还因为市场风向变了。
2025年5月的数据显示,100-200元价位的童鞋市占率一直在上升,400元以上的高端区间却在下滑。
就连泰兰尼斯自己的旗舰店里,销量主力也集中在200-400元,1499元的高端款基本没人买,纯属摆着撑场面。
竞品也没给它留活路。
安踏儿童2024年流水直接突破100亿元,成为首个百亿级儿童运动品牌,人家不仅携手上海六院搞“足弓成长计划”,推出的足弓PRO跑鞋累计销量都突破30万双,还拿了设计大奖。
更厉害的是,安踏儿童还玩环保,用回收塑料瓶做鞋面、蘑菇菌丝做鞋底,关键人家还不涨价,把环保成本自己扛了,这对比下来,泰兰尼斯的高价就更没说服力了。
![]()
平价品牌也在疯狂抢市场。
卡特兔推出99元的“成长订阅”服务,每月给孩子寄一双合脚的鞋,半年还能包退,2025年9月单品销量首次反超泰兰尼斯的基础款。
要知道现在中西部下沉市场增速高达18%-22%,100-300元还是主流价位,这些平价品牌刚好踩中了这个风口。
家长们也越来越理性了。
以前觉得“贵=好”,现在慢慢发现,孩子穿鞋核心是安全舒适,不是听着玄乎的“科技故事”。
而且孩子脚长得快,一双千元鞋穿不了三四个月就小了,性价比实在太低。
2025年双11预售,泰兰尼斯内部定的目标只是“保15%增长”,而去年同期增速是42%,差距一目了然。
品牌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
创始人丁飞坦言,高端路线难的不是定价,是让家长长期买单。
现在它的线下渠道还贡献六成收入,但线上增速更快,预计2026年线上线下占比要接近1:1,只是这种渠道调整,能不能挽回已经受损的口碑,还是个未知数。
泰兰尼斯的走红,说白了就是踩中了“科学育儿”的风口,拿捏了家长的焦虑。
但它的困境也说明一个道理:家长的焦虑能被营销点燃,却不会被一直收割。
童鞋卖得贵没关系,关键得品质配得上价格。
靠奢侈品门店撑场面、靠广告讲虚头巴脑的故事,终究抵不过抽检不合格、孩子穿得不舒服的现实。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精明,育儿消费的核心是“为孩子好”,不是为品牌的营销费买单。
再高端的定位,没有实打实的产品力,“童鞋爱马仕”的招牌迟早会倒。
![]()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没人愿意一直为“智商税”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