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一众帝王中,他们的个人能力也是百花齐放,各不相同。有的皇帝在政治上高瞻远瞩,有的皇帝在军事上运筹帷幄,有的皇帝在特长上独树一帜,有的皇帝在赚钱方面鹤立鸡群,有的皇帝在文化造诣上独步天下。不过,对于帝王来说,其实真正需要的是“文治武功”,而能做到这个,需要的是高屋建瓴的政治嗅觉和攻无不克的军事谋略以及操纵自如的御人之道。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自从“禹传启、家天下”之后,帝王的继承往往不是选择综合能力最强的,而是按照“立嫡立长不立贤”的原则,这样选出来的继承人有些还差强人意,但有的就令人失望了。这也导致,有些人根本不是当帝王的料,却偏偏被推到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最终不仅没有带领王朝中兴,反而成为王朝发展的遗憾,比如李煜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
提到李煜,可能很多人都会背诵他写的华美辞藻,至今仍然很多人随口都能吟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正是由于李煜在文化上的造诣,被后世誉为“千古词帝”。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文化造诣上巧夺天工的李煜,竟然是一个“亡国之君”。
李煜出生在南唐皇室,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本名李从嘉,自幼聪明伶俐,不仅诗文的水平不凡,书画的造诣也很高。正是由于李煜少年锋芒毕露,遭到了太子李弘冀的猜忌,李煜为了避祸,自此开启了醉心典籍、不问政事、志在山水。原本南唐这皇位与李煜是没有缘分的,然而老天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从远离夺嫡到被动入主东宫。
![]()
公元959年,南唐太子李弘冀病逝,东宫主位空悬,这个时候朝堂上对于继承人的选择,主要有两派,一派是想要立李从善为太子,而另一派则是想要立李从嘉为太子。最终李从嘉胜出,成为东宫太子。961年南唐中主李璟驾崩,太子李从嘉在金陵登基称帝,改名李煜。李煜登基之后,奉大宋为正朔,也曾想要让南唐强大起来,但面对大宋日益兵强马壮,李煜与朝臣废寝忘食的商议对策,但最终都没有结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李煜便开启了他借酒浇愁、留恋后宫的生活。
其实李煜在继位之初,也曾想要光复南唐的,比如设置龙翔军,教练水军,但面对大宋军事压制的时候,没有采取战略性的防御部署,而是采取消极抵抗策略。继位后,留恋于有大小周后的后宫,大周后善能规劝李煜勤于朝政,但是小周后却与李煜纵情声色,不仅如此,小周后还奢靡无度。大周后薨逝后,不过十二年光景,李煜就成为“违命侯”了。在大宋当了两年的阶下囚之后,被宋太宗赵光义一杯毒酒,送去了西天。
![]()
李煜在继位之后,如果能够励精图治,未必不能以长江为界与大宋王朝中分天下,但是李煜继位之后,流连后宫,沉迷诗词,忽视朝政,缺乏远见,这又是不争的事实。李煜在短暂的“挣扎”之后,又陷入了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最终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早期李煜有归顺大宋的良好机会时,选择降制示尊,又在后来大势已去的时候,选择拼死抵抗,劳民伤财、误国误民。
北宋史学家欧阳修认为,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清代文学家余澹心认为,李煜“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对于李煜的一生,用一句话来评价,那就是“政治上无能、文化上超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堪称文化上的全才,历代皇帝在文化造诣上,很少有超过他的。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