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337字
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很多人一听到“遗传病”,就觉得它像影子一样,似乎一旦出现,就会代代相传,无法避免。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病都会“代代相传”,有些甚至是“突然来访”的。
遗传病主要分为两大类:染色体病和单基因病。
1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唐氏综合征,它是因为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所致。许多染色体病并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偶发事件:父母的染色体完全正常,但在精子或卵子形成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胎儿染色体错误。
2
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则由某个基因的突变造成,遗传方式更加多样:
1.新发突变:有些突变是“第一次出现”,父母并没有携带。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只是携带者,本身没有症状,但孩子若同时继承了双方的突变,就可能发病。
3.不完全外显性:有的人带有致病基因,却不一定表现出疾病症状。
4.表观遗传异常:例如基因印记异常,虽然DNA本身没有改变,但由于基因表达调控异常,也会导致疾病。
因此,遗传病的发生既可能源自家族遗传,也可能“突然发生”,并不是简单的“代代相传”。
遗传病并不可怕
它们可以防控
虽然遗传病的成因复杂,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遗传病已经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提前发现和阻断。
1
婚前/孕前基因筛查
通过血液或口腔拭子的基因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夫妻是否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例如南方地区常见的地中海贫血,若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孩子就有患重型地贫或Barts’水肿胎的风险。但通过孕前筛查,就能避免这一风险。
2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健康胚胎,再移植到母体中。这样可以有效阻断遗传病向下一代的传递。
3
产前诊断
怀孕后,可以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羊水穿刺或绒毛取样等方法,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或基因异常,从而帮助家庭做出科学决策。
三类典型可防控的遗传病
地中海贫血:
我国南方地区高发。通过孕前基因查,可以诊断Barts’水肿胎患儿或避免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被称为“婴幼儿头号遗传病杀手”。通过孕前或产前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并阻断风险。
耳聋基因相关疾病:
常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无症状,但孩子可能患病。基因查不仅能发现风险,还能筛查线粒体基因变异导致的药物性耳聋(如某些抗生素引起的耳聋)。
这些疾病都证明:遗传病并非无法预防,而是可以通过医学手段有效控制。
给家庭的几点建议
1.主动筛查:婚前或孕前进行基因查,可以有效避免高风险组合。
2.科学解读检测结果:携带致病基因并不等于孩子一定会患病,关键在于夫妻双方基因的组合以及后续医学干预。
3.寻求专业遗传咨询:遗传病防控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要依赖零散的网络信息。
结语
遗传病并不是注定“代代相传”的宿命。它们的成因复杂,可能是染色体异常、新发突变,也可能与表观遗传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现代医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有效的防控手段。
通过孕前筛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产前诊断,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远离遗传病的困扰,迎来健康的宝宝。
科学防控,让遗传病不再“传”下去!
来源:郑大三附院医学遗传与产诊中心
告诉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