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亿人民币!”
2025年11月7日,马来西亚柔佛州议会的电子屏上刚跳出这个数字,现场掌声就持续了近一分钟。
这份柔佛建州以来最大规模的预算案,让东南亚各国感到吃惊。
6.4% 的GDP增速(全马第一)、2.3% 的失业率(全国最低)、2180 亿令吉投资(三年半累计)。
这个紧邻新加坡、曾以农业为主的州属,怎么突然成了 “经济优等生”?
![]()
柔佛的爆发从不是 “运气使然”。三年前在马来西亚其他州属还在纠结产业方向时,柔佛已定下 “财政纪律+政策延续性” 的基调,搭建起一套 “精准招商体系”。
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显示,柔佛不仅以272亿令吉的农业销售额稳居全国榜首,更凭借 6.4%的 GDP 增速,把全国 5.1% 的平均水平甩在身后。
真正的转折点,是2025年初 “柔新经济特区” 的落地。
在与新加坡签署的协议里,柔佛划出9个旗舰区,专门对接高科技、绿色能源等11个高附加值领域。
![]()
为了接住新加坡的资源外溢,它甚至 “贴身” 调整政策,对航空航天企业收5%的低公司税(最长15年),给技能人才开4000-5000令吉月薪(是马来西亚平均底薪的两倍),连休息日都改成和新加坡一样的 “周六周日”。
这种 “你缺什么,我补什么” 的合作模式,让柔佛成了东南亚投资圈的 “香饽饽”。
如果说政策是 “软钩子”,那产业升级就是柔佛的 “硬拳头”。
2024年新加坡宣布暂停新数据中心建设后,柔佛立刻抓住机会,这里的土地成本只有新加坡的 1/3,工业电价低至 0.10 美元 / 千瓦时(世邦魏理仕数据),刚好满足企业 “降本增效” 的需求。
如今走进柔佛的依斯干达特区,22 座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8 座在建项目的施工机械昼夜不停,总供电容量达 1.4 吉瓦,和新加坡持平。
英伟达在这里建了 AI 算力基地,微软的区域数据中心也已试运营,而中企更是 “主力军”。
万国数据砸 143.3 亿令吉建了东南亚最大的 AI 数据中心,秦淮数据计划用 150 亿令吉打造 3 座算力枢纽,字节跳动的 21 亿美元投资也已落地。
DC Byte预测,到2028年,柔佛会超越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数字基础设施的 “老大”。这个曾经靠农业创收的州属,正在变成 “数字经济高地”。
![]()
2026年的预算把钱花在了最贴近生活的地方,柔佛在教育上不仅扩大 TVET(技术职业培训)规模,还拉来华为 “搭把手”。
华为在马来西亚建了42所ICT学院,已培养5万名技术人才,2024年和柔佛合作的 TVET 项目,首批 2000 名学员正在学 AI、云计算,毕业后能直接对接数据中心的岗位。
![]()
医疗方面社区诊所多了远程问诊设备,昔加末等偏远地区的居民,不用跑几十公里就能看专家。
住房上“柔佛可负担房屋计划(RMMJ)” 新推出 5000 套房子,价格比市场价低 30%,中低收入家庭每月花 1500 令吉就能买到。
还有 “柔佛关怀援助金 2.0”,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学有补贴,看病能报销一部分,连乡区的道路、水管都在升级 ,经济增长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流进普通人的口袋。
很多人好奇柔佛又搞建设又补民生,怎么还能有43亿人民币盈余?
不是“节流”而是“开源”,2026年州财政收入预计比去年多10%,钱主要来自三块,数据中心的产业税收、农业出口的收益、柔新特区的投资回报。
![]()
这种 “三足鼎立” 的收入结构,让柔佛不用依赖单一产业,就算某个领域短期波动,财政也能稳住。
翁哈菲兹说:“稳定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柔佛,已经是马来西亚财政最稳的州属之一。
更关键的是柔新经济特区未来 10 年要落地 100 个项目,能创造10万个新岗位。
这意味着未来柔佛不仅能保持盈余,还能让更多人有工作、有收入,形成 “良性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