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触摸的历史建筑
秋日徐汇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徐汇区的街头巷尾,历史从未远离。作为上海居住类历史建筑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里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又是一年金秋,风起时梧桐叶簌簌而落,阳光为砖墙描上暖色,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度与呼吸,再一次被轻轻唤醒。
如今,一栋栋老建筑在流转的岁月中悄然新生。曾经的洋房别墅,已成为寻常百姓娱乐休憩的场所,它们承载着全新的使命,融入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市井日常。一砖一瓦,既映照往昔,也点亮今朝。
本期将带大家漫步秋日里的徐汇,探访上海京剧传习馆、建业里、武康庭、长乐坊等四处历史建筑点位。它们跨越百年,如今均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你不仅可以走进这些空间,更可以亲手触摸它们的肌理与温度,亲身感受那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日常的生动氛围——在这金色的季节里,它们正静静等待着你的到来,阅读每一处被时光打磨的细节。
![]()
上海京剧传习馆
百年洋房里的国粹艺术
建筑地址:岳阳路168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周五10:00-16:00(节假日闭馆)
开放区域:1号楼和3号楼1楼展厅
参观方式: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
岳阳路168号现状
岳阳路168号1号楼始建于1921年,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1949年后,这里曾是多部门办公场所。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成为上海京剧院驻地,见证海派京剧近40年发展。2020年,它转型为上海京剧传习馆对公众开放。
![]()
![]()
岳阳路168号1号楼内部
岳阳路168号占地约2000平方米,1号楼是参观的主要部分,为三层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采用干粘五彩鹅卵石工艺装饰外墙,局部保留浅米色涂料与水平划格仿石饰面,双坡与四坡结合的坡屋顶,配拱顶老虎窗,鱼鳞状红褐色瓦片覆盖,兼具法式浪漫与英国乡村风格,复原弧形入口与定制木质门窗,保留原大理石门槛及欧式铁艺栏杆。
![]()
岳阳路168号3号楼内部
修缮后的上海京剧传习馆,不仅还原了其原有风貌,同时赋予了空间新的功能特点。走进1号楼内,每个房间都以词牌、曲牌命名,充满京剧文化特色。你可以在这里通过vr、ar技术互动体验京剧文化,近距离观赏缩微舞台模型,甚至体验京剧换妆。3号楼则设有展示厅和小剧场,用于京剧教学和小型演出。
建业里
石库门里的精致体验
建筑地址:建国西路440弄
参观时间:每日10:00-20:00
开放区域:酒店及周边公共区域
参观方式: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
建业里现状俯瞰
建业里修建于1930年代,是上海现存规模较大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也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代表作之一。融合了江南民居的里弄格局与西方联排别墅形式,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业里总占地面积约1.7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400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2层楼房260个单元,其中店面房屋40幢,清水红砖墙面,红色机平瓦屋面,精致的筒瓦马头封火墙是其特征。建业里总计有19个过街楼,不仅方便居民出行,也在观感上创造了绵长、有围合感和识别性的“都市聚落”图景,别具一格。
![]()
建业里沿建国西路的过街楼
1945年后,建业里逐渐成为普通上海市民的住宅区,承载了老上海的市井生活记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2007年起,建业里被纳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修缮项目,东弄、中弄和西弄的部分建筑被改造为上海首家全别墅式城市度假酒店。改造过程中,保留了马头山墙、清水红砖、半圆拱券门洞等石库门经典元素,同时融入现代设施与设计,将中式元素与法式风情结合,重现了上世纪30年代的社区生活氛围。
![]()
![]()
建业里外墙细节
武康庭
欧式庭院里的文艺天地
建筑地址:武康路374、376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开放区域:游客可自由参观公共区域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部分店铺需付费进入
![]()
武康庭现状俯瞰
武康路374、376号(现称“武康庭”),建于1928年,武康路376号别墅早年是私人住宅,1949年后一度作为超声波仪表厂和长江计算机厂的办公用房。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花园住宅,局部有欧洲古典元素。占地面积约600㎡,三层砖混结构,清水红砖外墙,人字坡红瓦屋顶。主立面三段式划分,左右结构布局完全对称,南面底层为塔斯干柱廊,二层内阳台为简化的爱奥尼克券柱结构,建筑主入口门楣具有巴洛克风格。建筑内部用材考究,制作精良,整体保存较好。
![]()
![]()
武康庭建筑细节
武康庭于2007年完成更新改造并开门营业,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成功地将历史建筑保护与当代商业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它并非一个全新的商业开发项目,而是对原有历史建筑群的活化利用。园区内的雕塑艺术品与攀爬的常春藤相映成趣,共同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富有艺术气息的休闲环境 。这里提倡“优雅生活”的理念,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一个重要的文化商业地标,吸引了众多注重生活品质的本地居民和游客。
长乐坊
老洋房里的休闲空间
建筑地址:长乐路331-333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建议参观时间:10:00-18:00
开放区域:公共区域
参观方式: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
长乐路333号现状
长乐坊为联立式花园住宅群,建造于1930年代,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占地约2082平方米,共4幢8套三层居住单元,采用砖木结构,具有机平瓦四坡屋面、外露木构架、拉毛水泥墙面和毛石砌筑拱廊入口等英式建筑特色,楼梯杆、扶手与垂饰装饰较为精美,有层次丰富的天花线脚,每套单元设有面向花园的圆形阳光房。
![]()
![]()
长乐路333号外部装饰细节
![]()
![]()
长乐路333号内部装饰细节
如今的长乐路333号已被重新打造为网红打卡地“长乐花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优秀范本。它以保护为前提,通过引入与建筑格调相匹配的商业业态,实现了从封闭的私人住宅向半公共文化休闲空间的成功转化。不仅为建筑本身的可持续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更让其从一座静止的“历史建筑”转变为一个活着的、可供市民和游客体验、共享的“城市客厅”,极大地激发了历史街区的活力。
![]()
如今的长乐路333号夜景
结 语
这个秋天,不妨放慢脚步,走进徐汇的街巷深处。在上海持续推进历史建筑开放与共享的“上海模式”下,那些曾深藏于院墙背后的老建筑,如今已悄然转身,成为城市中可进入、可触摸的“共享客厅”。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静态陈列,更是可感知、可共鸣的活态历史。当市民与游客漫步其间,历史建筑的保护也从专业的坚守,拓展为全民的参与。每一段被重新续写的故事,都在见证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化传承,诠释着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中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魅力衡复、上海京剧传习馆、乐游上海微信公众号,及长乐花园333号大众点评商户主页。
– end –
供稿:市历保中心
编辑:冯馨莹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进博会城市运行保障㉔】聚焦进博保障,松江、长宁、黄浦以网格之力筑牢“窗口”防线
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加快推进建筑近零能耗、零碳创新示范
锚定目标,精准发力!市重大工程建设冲刺四季度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