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口上百万吨阿根廷大豆,阿强行扣留中国CART零部件长达两个月,其听从美国胁迫的阻挠行为是自残式的。
中国在阿根廷建设长达十年的天文项目,难道要功亏一篑吗?
![]()
11月12日根据观察者网透露,一个南美国家开始无脑“蠢蠢欲动”了。
9月3日中国向阿根廷运了一批组装“射电望远镜”的材料,用来推进中阿联合研制的CART项目。
![]()
结果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阿根廷海关一抽风,强硬扣留了这批零部件超过了两个月。
这就导致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中阿射电望远镜(CART)项目计划2026年3月完工的目标,已经彻底夭折。
一边是九月份中国买家在48小时内将130万吨大豆订单从巴西转至阿根廷,用真金白银回应米莱政府取消26%出口税的“诚意”;
![]()
另一边是阿根廷海关将中国发运的CART射电望远镜核心零部件强行扣留,两个月内拒绝放行。这种前脚刚收着合作红利、后脚就砸毁合作根基的操作,说白了就是米莱当局在霸权诱惑下的自断其臂。
要理解这场闹剧的荒谬程度,得先看清CART项目的分量。这个中阿合作十年的天文旗舰项目,可不是简单的“援建工程”。
2015年动工之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就看中了阿根廷圣胡安省卡林加斯塔市的独特优势,这里海拔3000米以上,全年晴天数超过300天,电磁环境纯净度在全球排名前三,是南半球最理想的射电天文观测点之一。
项目建成后,40米口径的CART望远镜将成为南美洲最大的单体射电望远镜,与中国贵州的FAST望远镜形成南北半球观测网络,共同探索宇宙暗能量、脉冲星等前沿科学问题。
2023年11月,中阿双方还在圣胡安省举行了隆重的现场装调启动仪式,阿根廷圣胡安省长乌尼亚克当时盛赞“这是两国科技合作的典范,将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今这番话听来格外讽刺。
![]()
转折发生在2025年6月,阿根廷国家科研委员会突然搁置了《中阿科学合作协议》的续签。
三个月后,当中国货轮载着望远镜核心接收器部件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时,海关以“协议到期需审查”为由扣下了这批设备。更耐人寻味的是,扣留行动发生在美国与阿根廷高层会晤前夕。
![]()
美方以200亿美元经济援助为诱饵,明确要求阿根廷“终止与中国在敏感领域的合作”,并给CART项目贴上了“军事用途风险”的标签。
可这种指控连阿根廷自己的科学家都看不下去,圣胡安大学电子系副教授马塞洛·塞古拉公开驳斥:“望远镜的机械结构仅支持低频天文观测,移动速度远不足以跟踪卫星,核心功能是大地测量校准,与军事用途毫无关联。”
科学事实在政治操弄面前,就这样成了牺牲品。
![]()
米莱政府的短视在这场博弈中暴露无遗。为了眼前的政治私利和经济援助,他们亲手葬送的是阿根廷在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CART项目不仅能为阿根廷培养一批顶尖天文人才,还能带动圣胡安省形成完整的天文产业链——从观测数据处理到科普旅游开发,保守估计每年能为当地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和上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项目,阿根廷能一跃成为南半球天文研究的中心,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建立直接合作渠道。这些长远利益,在米莱当局眼里似乎还不如美国许诺的短期援助来得实在。
更讽刺的是,米莱政府扣留零件的时间点,恰好是阿根廷大豆对华出口的关键窗口期。
2025年10月,巴西大豆出口商贪心涨价,中国买家果断转向阿根廷,48小时内签下130万吨订单。
![]()
为了抓住这个机会,阿根廷不仅取消了26%的出口税,还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开辟“大豆绿色通道”,将检验时间从7天压缩到3天,甚至联合中远海运提前调配货轮确保“款到即装船”。
截至10月25日,阿根廷对华大豆出口量已达300万吨,实现翻倍增长。可就在农业部门忙着庆祝“丰收”时,外交和海关部门却在拆科技合作的台。
![]()
这种“捡芝麻丢”的操作,本质上是把中阿合作当成了一次性交易,而非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中方的反应早已埋下伏笔。在零件被扣的两个月里,中国项目组多次与阿方沟通未果,最终只能做出停建决定。
这不仅意味着CART项目2026年3月完工的目标彻底夭折,更标志着中阿科技合作的信任基础出现裂痕。
![]()
要知道,中国在南美市场的合作选择从来不是单一的——当阿根廷拒绝履行协议时,巴西、智利等国已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承接类似的天文合作项目。
而阿根廷失去的不仅是一个望远镜,更是国际社会对其合作信誉的认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会愿意与言而无信、随时可能撕毁协议的伙伴深度绑定。
回看整个事件,米莱政府的决策逻辑充满了矛盾与短视。他们既想享受中国市场带来的经济红利,又想迎合美国的地缘政治需求;既渴望通过科技合作提升国际地位,又甘愿沦为霸权主义的马前卒。
![]()
这种左右摇摆的做法,最终只会让阿根廷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美国的200亿美元援助看似诱人,却带着苛刻的政治附加条件,一旦接受就意味着丧失部分经济主权;而中国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但绝不会为背信弃义的行为提供无限包容。
科学无国界,合作讲诚信。CART项目的夭折不仅是中阿两国的损失,更是全球天文学界的遗憾。
当米莱当局为了短期利益关上科技合作的大门时,或许没意识到他们失去的是一个让阿根廷在宇宙探索史上留下印记的机会。
![]()
而中国,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更广泛的科技合作网络,从非洲的天文观测站到欧洲的粒子对撞机,合作的诚意从来都是双向的。
阿根廷若想重新赢回信任,光靠口头道歉远远不够,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但从目前米莱政府的表态来看,他们似乎还没认清“自断其臂”的代价有多沉重。
参考资料:
阿根廷学者:美国干扰中阿射电望远镜项目,阿政界必须采取措施——观察者网
![]()
英媒:中国又从阿根廷买了至少10船大豆,美国农民再遭重创——观察者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