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编剧古二(程骏年)公开指控《繁花》剧组剥夺其编剧署名权,这场持续数年的争议彻底引爆舆论。古二自称深度参与《繁花》核心剧情创作,却仅获“前期责任编辑”署名,月薪3000元,还需兼任王家卫生活助理。随着多段录音曝光,事件逐渐揭开影视行业“集体创作”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权益困境。
![]()
古二公布的录音显示,王家卫曾多次对秦雯的剧本提出尖锐批评。例如,王家卫认为秦雯的剧本“侧重爱来爱去,缺乏商战主线”,甚至直言“观众看不懂商战是你写得不行”。为推进创作,王家卫安排古二撰写商战主线及具体桥段,如“双兔牌”改“三羊牌”的情节,并要求其将完成的内容交付给出差的秦雯。录音中,王家卫明确表示:“你写好后给秦雯,她补充完就是最终剧本。”这一流程暴露出剧本创作中“核心创意者”与“文本整合者”的角色分离,古二作为实际撰写者,其贡献被整合进秦雯署名的剧本中。
![]()
古二此前已晒出剧本初稿封面,虽未被剧组认可,但疑似剧组板报显示,李李的人物主线由其梳理。更关键的是,其分享的商战剧情录音与《繁花》正片高度契合,仅品牌名因王家卫要求调整。业内编剧李亚玲曾喊话古二“晒剧本”,但网友指出:录音中王家卫对古二创作内容的直接指令、剧组板报的佐证,已形成“创意提出-执行-整合”的完整链条。这种“集体创作”模式在影视行业普遍存在,但古二的案例揭示了底层创作者在署名权上的脆弱性——若无书面协议,口头承诺与实际贡献可能被轻易抹杀。
![]()
网友对录音内容的解读充满戏剧性:秦雯被戏称为“组装者”,古二则是“研发者”。部分观众认为,秦雯的情感戏缺乏深度,与其在录音中吐槽女性观众“看不懂商战”的言论形成讽刺。业内编剧虽仍呼吁古二晒出完整剧本,但公众焦点已转向行业规则:编剧是否应独立创作核心情节,而非仅汇总他人想法?《隐秘的角落》编剧维权案曾明确,即使中途退出项目,只要最终作品包含独创性贡献,署名权仍受法律保护。古二的遭遇,正是这一规则在电视剧工业中的现实投射。
![]()
《繁花》争议暴露了影视行业的深层矛盾:以导演为中心的创作体系中,编剧的署名权常被“作者光环”稀释。古二作为底层创作者,既无合约保障,又缺乏行业话语权,其“资料收集员”身份成为剧组否认其编剧贡献的依据。而王家卫“喂饭式”扶持秦雯的录音,更凸显了头部创作者对资源的绝对掌控——他们可以决定谁的名字出现在片头,谁的声音被听见。
![]()
这场争议远未结束。古二因曝光录音被封号、秦雯诉诸法律维权、剧组持续否认指控,三方拉锯背后,是整个行业对创作权定义的模糊与漠视。当“集体创作”成为遮羞布,底层创作者的权益如何保障?或许,只有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约束,才能让每个参与创作的人,都能在片尾字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