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11月13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的2025年6G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表示,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
我国6G技术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键技术试验阶段,明确6G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是技术方案试验阶段,将面向典型场景及性能指标,研发6G原型样机;第三阶段是系统组网试验阶段,将研发6G预商用设备,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
张云明表示,要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融合技术方案研究,一体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培育等工作,为6G标准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化移动通信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强化资源集聚和产业协同;着力形成新业务新场景新模式发展共识,共同维护全球标准统一和产业协同,实现发展利益最大化;要加强6G技术、标准、频谱等重要问题协调,深化标准制定、产业推进、建设应用等方面合作,让移动通信基础更牢、动能更足、带动更强,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题为“以终端创新为抓手建6G发展新生态”的演讲中说道,在当前5G时代,智能手机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接入设备和移动经济的支柱。预计未来6G时代,消费侧市场仍将是主导业务,需要全新的6G终端和应用服务支撑6G发展。
邬贺铨认为,AI手机、智能体手机以及AI眼镜等外设设备将是主要发展方向,AI与XR融合终端将进一步增强交互的自然性和沉浸感,有望成为6G重要驱动力。智能体工业模组、智能网联车机模组、无人机机载通信终端、直联卫星的移动终端也将成为终端市场的增长点。
此外,面向6G智能体终端将孕育催生全新的操作系统,成为数字世界互动的新入口,带来更多的应用新体验。
IMT-2030(6G)推进组主办的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全、专业水平高、影响力大的技术产业盛会,此次是大会首次落地北京举办。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硕表示,北京市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突出,产业资源集中,拥有雄厚的数字经济实力、完善的融合发展环境、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具备发展6G的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北京市将把6G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的重要战略方向,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技术策源、推动成果转化、打造产业生态,着力建设全球6G产业核心技术的策源地,高价值企业集聚地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输出地,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6G新生态,为6G创新发展贡献北京方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