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字数:2304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今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发表《共同开创可持续的美好明天》的讲话,“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需要创新来注入强大动力。依靠创新驱动增长已从理论共识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标志着创新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传统经济增长依赖资本与劳动力投入,边际收益递减限制了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增速,而创新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可以避免原有增长路径面临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
创新的持续性依赖制度保障。中国“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风险分担体系、大规模应用场景示范等系统性激励创新的环境,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转化”全链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也在加强创新,全球创新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不再由单一国家主导,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行业竞争进入高强度阶段。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重心加速向“全球南方”转移,新兴经济体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创新将推动“全球南方”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提高“全球南方”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更好发挥全球增长的“稳定锚”的作用。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全球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各经济体在增长、结构优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包容性、平衡性与可持续性的协同推进,消除发展鸿沟、增强全球经济体系的韧性,并确保增长成果公平惠及所有经济体与群体。在获取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结构优化与平衡,需要协同推动全球产业分工,充分挖掘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潜力。充分尊重各国发展阶段实情和差异,通过多边机制、多边合作以及区域合作,促进技术转移、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深度,提升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减少系统性不平等,构建更协调公平与可持续的全球发展新范式。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核心动力之一,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重构经济体系,重塑全球产业新格局,夯实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从全球来看,绿色技术已经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绿色产业已经成为主流产业,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引擎之一,绿色经济加速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极。
中国绿色低碳技术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在2024年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绿色政策体系正在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制度性支撑,全球政策协同有利于加速形成“激励—约束—标准”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中国“十五五”规划明确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推动从“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根本性转变。欧盟、美国等经济体也在同步完善碳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环境绩效透明化。我国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通过差异化利率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有力推动了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发展。一些国际性或者区域性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等,在强化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的流动性支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构建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和摩擦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关税政策、技术封锁、重要资源争夺以及航运阻隔等问题已经严重冲击了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环境。
只有开放,才能推动资源高效配置、技术扩散,并形成风险共担的机制,体现出世界经济本应具有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目标。不同经济体的要素禀赋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互交换与合作,形成互补性分工,提高产出效率。开放会加速知识分享与技术传播,提高市场竞争的效率,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开放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在多边合作中构建出风险分担机制,确保全球产供体系具有更大的韧性。开放要求的规则透明、非歧视与争端解决机制,将为各个经济体提供可预期的全球营商制度环境,稳定投资和消费预期,可以更好地平衡全球供求关系,推动各经济体的内外部均衡发展。
开放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增强制度交流与互信,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只有开放,才能让每一个经济体都有机会通过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展示自身禀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通过制度安排、资源流动与合作机制,确保增长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所有经济体和群体,促进世界经济共享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缩小发达经济体和欠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提升全球弱势经济体的参与能力与受益水平,实现包容性繁荣。
中国已经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对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贫困削减是全球发展的目标。大力倡导南北合作,做深做实南南合作,提高知识共享与技术转移,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力,实现自主减贫。需要大力推动全球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包括市场标准与准入资格、金融支持与债务安排、数字普及与绿色发展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共享性。
世界经济共享发展不是聚焦单向援助,而是基于平等、互信与可持续原则下的系统性合作与协作,构建出一个无经济体被边缘化的全球发展共同体。
文章仅作为学术交流,不代表CMF立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