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火照湾区,豪门席上空缺最扎眼
2025 年 11 月 2 日的香港金紫荆广场,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仪式点燃了全城热情。作为首次跨粤港澳举办的体育盛事,这场传递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了湾区融合的 “集体宣誓”。
镜头扫过火炬手阵容,豪门身影随处可见:
- 霍英东家族的霍震霆作为第 16 棒接力,从少数族裔代表手中接过圣火,这份传承呼应着家族深耕国家体育事业的初心;
- 李兆基次子李家诚不仅亲自到场,更带着庞大的员工助威团,用阵仗彰显 “与大湾区同心” 的态度;
- 郭得胜家族的郭基辉轻车熟路,这位曾传递过奥运火炬的第三代,用经验诠释着家族对盛事的支持。
![]()
澳门何家更不含糊,何超琼、何超凤姐妹举火炬合影的画面,被网友赞为 “融入国家发展的范本”。
可就在这场 “全勤秀” 里,李嘉诚家族的空位格外刺眼: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双双缺席,旗下长实、和记等企业竟也未派任何代表。本该是团结的舞台,却因这户顶级豪门的缺席,凭空生出几分微妙。
![]()
二、信任度暴跌!从 “李家的城” 到民心失守
“不就是没去个活动?”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但香港市民心里的秤早有倾斜。香港中文大学民调显示,李家的公众信任度从 2018 年的 65% 断崖式跌至 2023 年的 28%,五年蒸发近六成。
这份失望藏在一件件民生小事里:长实开发的 “爱海颂” 楼盘,被业主曝光公摊面积 “虚高得离谱”,花几百万买的房子,实用面积缩水近三成。业主拉横幅抗议、集体维权,最终却不了了之。类似的 “货不对板” 多了,积怨便悄悄生根。
火炬传递结束次日,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名男子拎着红漆冲向中环长江集团中心,嘶吼着 “要见李嘉诚”,虽因打伤保安被抓,动机成谜,但网友评论几乎一边倒 ——“这漆泼的是怨气”。从 “狮子山下的奋斗偶像” 到 “资本逐利的符号”,李家的形象转变早已埋下伏笔。
![]()
三、228 亿卖港口!资本跑路刺痛谁的神经?
若说民生摩擦是民心裂痕,那笔震动全球的交易,便是压垮信任的重石。2025 年 3 月,长和集团公告出售全球 43 个港口,228 亿美元打包卖给贝莱德领头的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核心港口。
巴拿马运河可不是普通码头 —— 全球航运的 “咽喉”,中国商船 21% 的货运量要从这里经过。当美国资本握住这处关键节点,等于掐住了五分之一的海上生命线。国务院港澳办接连转载评论,一句 “莫天真 勿糊涂” 的警告,道破了背后的安全隐忧。
更刺眼的是李家的资产版图:2023 年长实财报显示,欧洲收入占比已达 52%,超过内地与香港的总和;2025 年更卖掉持有 24 年的上海和黄药业股权,套现 6 亿美元投向海外。当何超琼在澳门推文旅融合、郑志刚用基金投资湾区科创时,李家的商业巨轮正加速驶向欧洲。
![]()
四、缺席的真相:资本逻辑与本土情怀的分野
这场缺席从来不是 “巧合”,而是两条资本路径的清晰分野。
一边是 “在地建设者”:霍家捐建场馆、郑家投科创、何家融文旅,他们的资本与湾区发展深度绑定,既享机遇也担责任;
另一边是 “全球套利者”:李家的每一步都精准算计商业利益,却渐渐剥离了与本土的情感联结。正如《大公报》评论所言:“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这份情怀恰恰是李家缺失的。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话被反复提起:“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这话不是道德绑架,而是生存法则 —— 祖国既是最大市场,更是最硬靠山。李家或许忘了,“超人” 的传奇,本就扎根在香港这片土地的机遇里。
![]()
五、结语:时代浪潮里,根在哪很重要
火炬传递落幕,圣火照亮的不仅是赛道,更是人心向背。李家的缺席成了新闻,本质是公众对 “资本无祖国” 的警惕。
如今要挽回信任,公关话术没用。学学新世界发展投身旧城改造,学学何家深耕湾区建设,把根重新扎回本土,或许才是正解。毕竟,再庞大的商业帝国,脱离了滋养它的土壤,终究会失去生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